G0659.邓礼娅 | 郴州市永兴县第一中学学生
2025-09-16 10:32:24

  邓礼娅

郴州市永兴县第一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邓礼娅,女,2008年5月出生,郴州市永兴县第一中学学生,酷爱阅读与写作,曾获语文素养大赛三等奖。

代表作品

郴山月落处,他乡是吾乡

参赛作者:邓礼娅郴州市永兴县第一中学

李玉是土生土长的长沙人,是一位年轻的语文老师。众所周知,长沙可谓年轻人的天堂,物质与精神生活丰富得很。可惜她找到的工作却在永兴,她考到了这个地方,湖南省的最南边。

在长沙高铁站与亲友们依依惜别。”到了那边记得打电话报平安噢,有什么事情记得跟家里讲噢。“母亲不放心地叮嘱跟着李玉一起进了车厢。从背影上看似乎还颇有些”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唉,到了郴州生活会很枯燥吗?会吧。那里的人好相处吗?一个认识的人都没有。怎么办?算了,大不了过几年,努力申请调回去。李玉感觉自己像获罪遭贬的诗人。”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在无尽的欲说还休中,李玉到了郴州,再转乘汽车,向永兴闷头驶去。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李玉一下车便觉一阵萧瑟,不同于长沙夏天直逼40度、消失了的秋天与春天,此时的永兴带着属于秋天的凉意。如万物皆着我之色彩,此时的李玉只觉空气中凝着几分悲凉。李玉怀疑自己上的不是中转汽车,而是时空列车。高大的建筑物不断被削减,最终变成低矮的平房,原先如浓稠的粥般流动着的人群仿佛被无限扩展,人群散开,变成了空旷的街道。天地间仿佛只有李玉一人,她差点就要昂头叹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可惜,生活还得继续。

李玉抬脚先去学校里报到,与街上寂静不截然不同的,此时的校园正值课间,洋溢着欢声笑语,属于年轻人的蓬勃生气唤醒了这处空间里的所有生命:微风吹拂,樟树愉悦地舒展着,新鲜的泥土中拱动着俏皮的蚯蚓,那是生物课堂上不可或缺的实验对象,上空盘旋的鸟,叽叽喳喳地叫着,人至不去,珊珊可爱,这似乎也驱散了李玉心中的烦闷。还未欣赏完,上课铃声响起,方才的景象恍如泡影消失不见。去教导处进行登记,李玉在这座陌生的城市才终于留下了痕迹。

李玉离开学校,找到了那幢早已联系好的公寓,等到将所有事情都处理好,李玉将最后一袋垃圾扔在门口,已经是晚上十一点。但李玉却感到一阵满足,没有了亲友的帮助,她一个人在这个“荒蛮之地”生了根。李玉拔通了母亲的电话:喂,妈,嗯,到了,挺好的,都收拾好了。嗯,行了,妈。别担心了,挂了,晚安。今天颠沛的一天也算有所了结。李玉静静地躺在床上,一天的紧张情绪放松不少,只还有一点对未知的担忧与憧憬。李玉翻了个身,蓦地看见窗外一抹绝美的月光。一会儿,室内传来一阵平缓的呼吸声,一夜好梦。

第二天清晨,和暖的阳光铺洒在被子上,暖暖的,李玉悠悠转醒。等李玉出门,正准备拎起门口的垃圾,却发现垃圾不见了,正疑惑着,耳边响起了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早啊,妹子新来的?吃了没,我刚煮了面,要不上我家吃点?李玉扭头见一个大姐在扫着门口的地。她受宠若惊地说道:啊!早,姐,不用了,我待会自己去看看,刚好认认路。姐,你看见我门口的垃圾了吗?那人满不在意地挥了挥手:害,今早上我顺手帮你给扔了,可有点重量,你个小姑娘怎么拎得动?李玉听罢连连道谢,忽视内心的激荡,在热情的问候声中离开。

吃过早餐,李玉走到学校。昨天主任给认了个师傅,今天要跟着听课。充实却趣味的课程结束后,李玉向远方眺望,目光落上一片连绵的青山,她想: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李玉不疾不徐地走出校门,看着校内的紫罗兰藤,脑海中浮现出一片荟萃,清香阵阵,仿佛萦绕在鼻尖,久久不散,但又不太似紫罗兰,带着清悠,这才发现,种植在路旁的一排月桂才是香味来源。李玉走上了条繁花盛开的道路,步步生花。她来到了便江,在一片金粉中,江面上浮着几只鸭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李玉不自觉地呢喃出声,她黑白分明的眸子也染上了这几分秋色。

已至中年的李玉回忆起初来此时的情形,仍历历在目。李玉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了。这郴山,郴水,郴情将征服每一位异乡孤客,让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留下深深的烙印。


作品点评

文章以李玉的视角,细腻铺展从长沙到永兴的心境变迁。初到时的抵触与孤寂,在月光、暖阳、邻里善意与山水诗意中渐次消融。用古典诗词勾连情绪,校园生机、便江秋色与生活细节交织,展现异乡人扎根的温暖过程,字间藏着对“郴情”的温柔接纳。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金香

二审:张振萍

三审:李艳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