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661.邓智彬 | 郴州市宜章县第一中学学生
2025-09-16 10:25:55

  邓智彬

郴州市宜章县第一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邓智彬,男,2009年8月出生,现就读于郴州市宜章县第一中学。喜欢文学艺术,曾多次在朗诵大赛中获奖。

代表作品

莽山松:绝壁上的生命诗

参赛作者:邓智彬(郴州市宜章县第一中学

指导老师:李福云(郴州市宜章县第一中学

那个暑假,和家人登上莽山。山上人声鼎沸,大家的镜头争抢着喷薄的朝阳与群峰。我挤在人群中,心底却莫名空落,仿佛遗漏了群山真正的低语。

目光漫无目的地游移,倏地,穿过薄雾与人影——对面悬崖的石缝里,几株虬曲的松树,以倔强沉默的姿态,撞进我的眼帘,瞬间攫住了心神。

踏上悬空的栈道,得以更近地端详其中一株。它的根,如同饱经沧桑的铁指,深深楔入冰冷的岩骨,不知耗费了多少岁月,才在这绝境中站稳了脚跟。而它的枝干,却像不甘束缚的游龙,凌空舒展,竭力去触摸高处的阳光和流动的云气。树皮粗糙皲裂,布满深深的沟壑,那是与无数场疾风骤雨搏斗后留下的勋章。导游说它们是“时光的见证者”。站在它面前,那句课本上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忽然有了沉甸甸的分量——原来最朴素的道理,早已被这草木之躯无声地践行。

然而,真正刻进我记忆深处的,是半山腰那株“断脊松”。它一定经历过巨大的劫难:一根粗壮的主干被生生折断,留下一个触目惊心的巨大创口。可就在这死亡的印记旁,奇迹悄然萌发!一簇簇嫩绿的新枝,从老树皮的褶皱里、甚至从那断口的边缘,顽强地探出头来。那些针叶,在阳光下绿得透亮,生机勃勃地簇拥着那道伤疤,像一捧捧绿色的火焰,在绝壁上无声地燃烧,宣告着生命不屈的宣言!我忍不住伸出手,指尖抚过它粗粝的树皮,那触感坚硬而深刻,如同爷爷那双布满老茧、劳作了大半辈子的手。掌心下,仿佛能感受到一种沉稳而坚韧的脉动,一股源自大地深处的力量。古语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它将苦难深埋,硬是在石壁的绝境里,绽放出最耀眼的绿意,这簇于断脊处燃烧的“绿焰”,本身就是生命最动人的诗篇!

下山时,蓦然回望,云雾缭绕中的松林,宛如一幅意境深远的水墨。它们无声地揭示着一个朴素的真谛:石头的冰冷缝隙,命运的残酷折断,或许并非绝路,反而是生命韧性与光芒得以淬炼和彰显的熔炉。它们是沉默的哲人,生于何处或许身不由己,但根扎多深,枝向何方,全凭自己一腔孤勇去搏。

莽山松的身影,尤其是断脊松那簇不屈的“绿焰”,已成心间图腾。它昭示着生命真谛:纵使困于石隙,突遭断折,根亦如铁指深锲岩骨;伤痕之侧,新枝必若绿焰刺破灰暗。人生道阻,挫伤难免。勇毅,恰是在断脊处扎根,于创痛中萌绿。当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峭壁”之上,撑起一片源于坚韧的绿荫,便是对生命最壮美的礼赞。


作品点评

作者观察入微,由景生情,由情入理,将松树于绝境中的顽强自然升华为对生命韧性与勇毅的深刻礼赞。情感真挚浓烈,哲理水到渠成。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金香

二审:张振萍

三审:李艳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