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宣嫒
郴州市永兴县第一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李宣嫒,女,2008年6月出生,曾获“学习标兵”“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等荣誉。
创作背景:作者写下随妈妈回板梁古村过暑假的所见所感,与乡村孩童一起玩耍的经历,表达对郴州人民淳朴自然、热情好客、真诚善良、追求自由美好品质的赞美之情。
代表作品
鸥铃
参赛作者:李宣嫒(郴州市永兴县第一中学)
指导老师:邓丽辉(郴州市永兴县第一中学)
夏天的风轻轻吹拂过挂在阳台上的风铃。那是一个鸥鸟状的风铃,晶莹的白玉制成精致的待腾飞的鸥鸟,它的尾羽是由古樟树叶拉成的丝编制的,风轻轻吹过的时候,伴着清脆的铃响,尾羽腾飞,双翅大展,当真像一只展翅翱翔的鸥鸟。
“衎儿,怎么了?走累了吗?”母亲温柔的话语在耳边响起。
那年夏天比以往都更热些,母亲便带着我回外婆家——板梁古村度过暑假。
板梁古村四面环山,溪水在山的怀抱中欢快地奔向大海的怀抱,蝉儿与蟋蟀在热浪中演奏着独属于它们的“降雨咒”,四周高大的树遮住炽热的阳光,为行人寻得一丝阴凉,清风拂过林间带来鸟儿欢乐的歌声,像是一首清心曲,带走行人心间的烦闷。
但这些于我而言,仿佛没有任何效果,炎炎热浪烧得我心间烦闷,我赌气似的坐在树下不再行动。
我抬头看着母亲身上比我更大更重的包,额上豆大的汗珠与已然湿透了的衣衫,心中有些愧疚,但这烦闷的天却像是一把火,在我心间引发了一场火灾,无法扑灭。我把脑袋埋在膝间,没有说话。
“那我们便在这儿休息吧,待会小宇来接我们,就不会太累了。”母亲温柔地摸了摸我的头,为我唱着村里的民歌:“板梁水甜山高,古樟树群显史迹,悠长文化,淳朴民风,热情的人们迎着风儿欢迎着每位来客,溪水奔向大海怀抱就像来客回到另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家……”
母亲温柔的声音散入风中,随着风儿飘向远方,我的思绪也随之去探索着茂密多彩的森林,心中对于板梁山水之美的好奇也因此而发。
“叮呤——叮呤——”清脆动听的铃音从远方传来,像是远古自然的回响,带起一股清爽的风,自由的气息萦绕在心间久久不散。我像是被欲望所支配般,抬起头来想见一见自由的真正模样。
一个穿着白色短袖,黑色短裤的男生从小路那头跑过来,健康的小麦色肌肤在阳光下泛着微光,汗珠在额上为他打光,黑亮简短的头发上绑着一个鸥状的头绳发饰,缀着的流苏随风而散,伴着他脸上洋溢着的阳光笑容,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青春感。每一个动作都伴着清脆的铃音。
为什么会有铃音呢?明明没看到有铃铛啊?我疑惑地观察着那个男生,心中的好奇都快要溢出来了。
“是小宇吧,哎呀,这么多年没见,都长这么大了,唉!时间过得真快啊,辛苦你来接我们了。”
“哪有的事儿,三姨你还这么年轻呢,来,包给我拿吧。”
小宇伸手接过母亲手中的包,看到我的时候愣了一下,随即对我扬起一个开朗阳光的笑容,挥了挥手。我有些局促地微笑着也向他挥了挥手。
小宇提着母亲的包迎着清风向小路走去,母亲拿起我放在树下的包,向我招了招手。我安静地跟在他们身后,耳边随舒爽微风而来的是细碎又动听的铃声。
走了没一会儿,我们便来到村子里面。村口的古樟树繁茂的叶子被风吹地沙沙作响,村口不远处的侧面有一个荷花塘,正值盛夏大多荷花都已展露出它们娇艳美丽的体态,当然也有一些较为含蓄内敛的只露了尖端的一抹粉红,引人遐想,点大的蜻蜓在其中与它们环耍着,青蛙悠闲地端坐在碧绿的荷叶上,为它的孩子们唱着独特的“归家曲”。
我坐在塘边,看着眼前一派和谐的景象,唇角微微上扬。眼神向上遥遥望着那被暖阳轻轻包裹着的山林,心中不免升起热切的向往之情。
我正发愣时,突然感觉到一股拉扯感自身后传来,我疑惑地回头看去,一个不过七八岁大的小孩正扯着我的衣服,看见我看他,他向我露出一个天真可爱的笑容。
”刘娃子,你怎么又乱跑呢?再这样,下次就不带你出来玩了。”
小宇从不远处跑过来,眉头紧紧皱起,身后跟着一群小孩子,对刘娃子严肃道。
刘娃子赶紧松开抓着我衣服的手,转身抱住小宇的腿。
“我不要,我错了,小宇哥,下次不会这样了,你就带我玩嘛。”
“还下次?这都第几次了,刘娃子,每次都偷偷跑开,知不知道我们有多担心。”
“小宇哥,我不是每次都没事嘛……”
“嘿!你还想要有事?”
小宇轻轻捏着刘娃子的脸,一脸的严肃,刘娃子在他手下四肢乱动活像一只被拎住后颈的猴子,引得小宇身后的那群孩子哈哈大笑。我看着画面,似乎是被孩子们的笑声所感染了,也不自觉地笑了起来。
小字这时也注意到我,松开手,走到我面前,疑惑地看着我。
“小衎儿,你在这看啥呢?”
“看山呢。”
“这里能看到什么山,走,我带你去山里玩去。”
“山里不会很危险吗?而且你还带着他们。”
“我们都是大山的孩子,怎么会怕山,而且这山我们可熟了,本来这次也是带他们去山里玩水去的。怎么样,走不走?”
“走!”
我看着小宇脸上扬起的自信笑容,心中一动,抬手握上他的手,笑着和他以及那群小孩一起向山里走去。
我和小宇并肩走着,身边围了好几个孩子,我们就这么走在上山的石子路上,迎着清凉的微风,听着耳边细碎的铃音与清亮的鸟啼,心中十分开心,风儿带着铃音与我的欣喜走进森林,像是位传讯员,宣告着“林里来客人了”。
轻风拂过林梢,鸟儿在枝头欢快地啼唱着夏天,溪水缓缓流动的声音在林中回响,带走一切燥热的烦闷,炽热的阳光透过林隙洒在曲折的小路上,小路两侧盛开着妖艳的花儿,顽强而又生机勃发的小草,它们随着风儿一起摆动着,像是在欢迎山林的拜访者们。
“哎哟,小宇,又带他们去玩啊,都小心点玩,早点回家,注意安全”
“知道了,三伯,我们会小心的。”
“就是,小宇哥可是说了,我们是大山的孩子,不怕山。”
“哈哈哈,行,你们都是山的孩子,既然这样的话,今晚儿你就在山里睡着吧。”戴着草帽的老人佯装严肃地对一个女孩说道。
小女孩当即小嘴一扁幽怨地看着老人,小手叉腰气的肉肉的脸肤都鼓起来了。
“爷爷!哼!”
“哈哈,逗你的,行了去玩吧,早点回来,你奶还做了糖油粑粑呢”老人摸了摸她的头,笑着离开。
我看着这温馨的一幕,心里暖暖的,仿佛阳光照了进来,唇角微微扬起淡淡的微笑。
小宇看了看太阳,低头对孩子们挑了挑眉
“我们得快一点咯,不然待会儿你们就玩不了多久咯”。
“啊~那我们快点走。”
“嘿嘿,那我们比赛看谁先到,我先走一步嘞”。
“二牛!你不讲武德。”
“哪有,我这叫先机夺人。”
“你们慢一点心啊,等等我们。”
“小花你还是慢点吧,可别摔了~”
“看不起我,哼,走着瞧吧!”
我看着刘娃子他们放肆在风中奔跑,花儿,草儿为他们伴舞蝉儿、鸟儿为他们伴奏,混在风中的细碎的铃音让这一切都更有活力。心中不由的腾起一丝羡慕,羡慕他们可以如此自由,不顾大众眼光的撒欢奔跑。
突然我的手被拉起,我抬头看着小宇,小宇冲我笑了笑。
“走啊,难道你还想连他们都跑不过?”
“怎么可能。”
我的好胜心被他激起,当即奋力向前跑去,跑出一段距离后,转身朝他得意洋洋的用眼神挑衅道:“你比我更慢啊”,小宇笑了笑,眼睛一眯,当即朝我快速奔来,我吓得赶紧往前跑。
山林间清凉的微风携着湿润泥土的气息,带着鸟儿蝉儿的“欢迎曲”向我迎面而来,耳边细碎的铃声让我更加放松,不由自主的脚步也轻快起来。耳边溪水的缓流之音,孩童们的嬉笑声,清脆动听的铃声,一时之间仿佛身在迷云之中,时沉时浮,捉不住摸不着。这就是最原始,古朴的自由的感觉吗?
迎着风,我尽情奔跑,这一刻,抛弃了所有,只把自己当作是一粒尘土坐着风儿的车子正探索着投入大自然的怀抱。
“白哥--”
身后传来的童音,将我拉回现实,我转头看着跑来的刘娃子,心中有些疑惑,刘娃子气喘吁吁地跑到我跟前,向我竖了个大拇指,笑着擦了擦头上的汗。
“白哥,你跑得真快,输给你我服。”
“怎么,不服我?”
小宇的声音由远及近,我抬头看去,他怀里抱着一只白色的鸟儿,毛顺滑明亮,好看得紧。他身边还围着一群小孩子,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小宇哥,你跑得是快,但白哥比你快!”
“哎嘿,你小子。”
小宇作势要打刘娃子;刘娃子赶紧掀开草丛,跑了进去,小宇无奈地摇了摇头,对周围一圈无比期待的孩子稍点了点头。
“都小心一点。走吧,小衎儿。”
我跟在他后面,翻过草丛,顿时眼前一亮。
清澈见底的小溪中立着一块巨石,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动着,忽而似箭般飞驰,忽而似龟般缓行,鳞片在阳光下反射出五彩的光芒,夺人眼目,溪水成环似是源头般向四周广散分支,周围是一片碧绿的竹林,翠绿的竹叶上似乎还挂着点点晶莹的水珠,似珍珠般点缀其中。巨石奇异如神鬼莫测,小石绕大石而生,大石多隙,风过时,似如《石钟山记》中的钟声般,悠远绵长,给人一种历史的沉淀感与自然的古朴。
孩子们在水中嬉笑打闹着,水花四溅,带来悠久清爽,与鱼儿嬉戏,互相争着谁才是水中霸主,还有些站在巨石之上,迎着清风张开双臂,似乎成为周瑜,东风已至,下一秒便要改变这江山般豪气凌云地俯瞰着这天下。
我坐在巨石上享受着微风带来的美妙乐章,各种声音和谐交织在一起,缺一不可;体会着此处的幽静与溪水的凉爽,将自己的身心全都投入自然的怀抱中,感受着每一处蕴含生机脉搏的有力跳动的节奏。
“叮铃一”铃音混进微风的乐章之中,竟不显得突兀,反而为这乐音更添一分自由的活力。小宇在铃音的伴奏下坐在我旁边。
我晃了晃脚,搅起一圈圈的波纹,听着耳边的动听铃音,心中不免有些好奇。
“宇哥,为什么你每次动的时候都有铃声啊?我也没看你有戴铃铛啊?”
“铃声?你说的应该是这个吧。”
他从头上取下那个侧边挂了只鸥鸟的头绳,放在我手上。整体是白色的鸟状,翅膀腾飞,尾羽似流苏随风而动,犹如大海表面泛起的波纹在阳光下泛着异样的色彩,好似那天庭中的琉璃盏般夺目。
我轻轻晃了晃它,果真听见了那动听的铃声,这一刻,我内心的空虚感似乎一瞬间就消散了,换来的是种满足。
“这是什么鸟啊了:
“我知道,我知道。”
孩子的童音自身边传来,我这时才意识到,不知什么时候,小朋友们已经将我和小宇困住了。小花指着小宇抱着的白鸟,天真地看着我。
“就是它,我听小宇哥哥说它好像是叫鸥鸟。”
“嗯嗯,而且这个还是小宇哥哥亲手做的呢。”
“亲手做的?”
“嗯,小宇哥手可巧了,他会做好多东西,他还会教我们做呢。”
“那为什么不做成其他的鸟儿,要做成鸥鸟?
“对呀,为什么呀?”
“为什么不做成那种会打鸣的公鸡,它们毛可漂亮了。”
“小柳儿,鸡毛哪好看了,要就要做凤凰,那才好看呢。”
“你有没见过,你咋知道?”
“我听过。”
“我知道了!”
“知道什么?小花你别一惊一乍的,吓死我了。”
“嘿嘿,我知道为什么要做成鸥状的了,因为鸥鸟是自由和洒脱的象征,我从书上看来的,是不是对的?小宇哥哥。”
“嗯,的确是这样的,小花真聪明。”不过它也是高洁和隐逸的标志喔。”
小宇温柔地摸了摸怀中的小鸟,小鸟轻轻蹭了蹭他的手心以示回应,从小宇怀中飞起,在小朋友头顶转了一圈,停在我的肩上,我拍手摸了摸它的头,它也轻轻回应了我一下,便从我肩上腾空而起,顺着风儿,飞向山林里家。我们就这样目送他旧林。
“这个叫什么名字?”
“鸥铃。不过我刚想到个更合适的词一自由。”
“的确。”
我望着那片林子,心中感慨万分。突然衣角被轻轻拉了一下,我微微偏头,刘娃子偷偷地蹲在我旁边,朝我招了招手。
“白哥,我告诉你一个有趣的事儿-小宇哥,他姓吴。”
我愣了愣稍加思索了一番,顿时明白了他的意思,回头看了小宇一眼,捂着肚子大笑起来。小宇疑惑地看过来,看到我旁边的刘娃子时顿时悟了。
“刘娃子!”
“小宇哥,我错了。”
刘娃子在与小宇对视的时候,就立马跳进水中,溅起大片水花,向另一个方向跑去,小宇见他想跑,便也跳了下去,在水中追着他跑,时不时划一脚水踢过去,其他的孩子见小宇这样,便也连发对刘娃子和小宇二人进行水花攻击,我看着这场面,笑得更大声。
“白哥-,快来救我啊!”
“宇哥宇哥,没必要,不就一个名字,至于嘛,他还是个娃子嘛。”
“哼,小衎儿,你别笑,我们也差不多。”
“是你逼我的啊,宇哥。”
我看着小宇一脸挑衅的姿态,冷笑一声,挑准时机,从石头上跳下来,溅了他一身水,他成功变成落汤鸡。
“白哥一,干得漂亮!啊!小花你干嘛!”
“嘿嘿,看招。”
孩童们欢快的笑声随着风儿,伴着蝉鸣与铃声回荡在这山林间,太阳懒懒地垂下顺滑的发丝,山林间弥漫着的欢乐气息为迷途的旅人所向往。
我们回家的时候已然是夕阳,橘黄的夕阳染红了整座山林,鸟儿结伴归林,太阳缓慢而又优雅地收起他的发丝,月亮已在天空显露出身影,只是还未成为黑暗里照亮旅人归家的那盏荧火之灯。刘娃子他们带着溪中清凉的水向前奔跑着,孩子们的欢快歌声带着浓厚的风俗情怀在夕阳下久久回荡着。
“青山连清水,清水照人亲,街里邻里手挽手,共赏板梁景,外来旅人赏名景,也迎板梁情,情景交织印心间,情谊永长续...”
夕阳之下,嬉笑声与铃声之中,我们的影子被拉得无限长。
窗外暖暖橘黄的夕阳打在我的脸上,我抬头看着阳台上在光下绽放光芒的鸥铃,唇角不自觉地上扬。
风过铃响,不是曲终人散,而是曲终人亦在。铃音久久回荡,微风轻拂,我好像又回到了那个盛夏;又看见了板梁美景;又听见了那铃音与蝉鸣之中的孩童的嬉笑声,又觉得我的青春还未消失……
作品点评
文章以鸥铃为线索,串联起板梁古村的夏景与童趣。风铃的清脆、山林的清凉、孩童的嬉闹,在细腻笔触下交织成一幅鲜活的乡野画卷。母亲的温柔、小宇的阳光、孩子们的纯真,让燥热中的烦闷化为自由的奔跑。结尾铃音回响,既是对盛夏的回望,也是青春与自然共鸣的余韵,质朴而动人。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金香
二审:张振萍
三审:吴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