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忠玉
郴州市资兴市职业技术学校学生
作者简介
何忠玉,男,2007年5月出生,资兴市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曾获校级“三好学生”;获资兴市“抗灾保学 感恩有你”主题征文活动三等奖;曾获第46届郴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2024年在校期间考取导游资格证书,现于东江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实习,多次获得游客好评。
代表作品
湖岛青旅笔记
参赛作者:何忠玉(郴州市资兴市职业技术学校)
指导老师:廖慧敏(郴州市资兴市职业技术学校)
薄雾初醒,湖水披着薄纱,我立于兜率岛码头,目光所及之处,是水汽氤氲、朦胧如幻的东江湖。身为景区实习生,我每日穿梭于青山绿水间,工作伊始,心底曾揣着些生涩的怯意。但眼前辽阔的湖面,却如一张平静铺展的邀请函,让我的心情也随着湖水缓缓舒展。
第一次踏入兜率岛腹中溶洞,霎时间仿佛撞入了一个巨大的梦境。洞顶悬垂而下的钟乳石,经灯光映照,恍若无数凝固的琥珀色蜜露,滴落于时间之外。我屏息凝望,心里悄悄惊叹着自然的鬼斧神工。可目光一转,又瞥见游客们眼中闪动着同样惊喜的亮光,这光比洞中精心布置的灯火更明亮动人——它们无声映照出山水与人心的相互照亮:原来奇迹不只属于亘古岩石,更属于每一双被它点燃的眼睛。
有一次,一场骤雨忽至,猝不及防,瞬间将我们困在了洞内。游客们原本有序的队伍渐生躁动不安,我心中也如鼓点般咚咚直跳。这时,师父沉稳地走到人群前面,他声音清亮,如金石般穿透了雨声和人群的细碎议论,开始娓娓讲述起关于溶洞生成的地质传奇。雨水敲击洞口的声响,竟也成了他故事天然的伴奏。我学着师父的样子,也尝试安抚身边几位略显焦躁的游客。渐渐地,人群竟如退潮般平静下来,大家沉浸入故事中,原本紧张的神色逐渐舒展,直至化为一种悠然神往。洞外雨声潺潺,洞内却悄然升腾起一种奇异的暖意——当语言成为渡船,人心便能在风雨里彼此靠近。
夕阳的余晖染红湖面,渡船载着游客们陆续归岸。我弯腰清理码头旁草丛中散落的纸屑,却意外拾到一只被遗落的纸船,不知是哪位小游客折的,船身歪歪扭扭,却执着地朝着湖水方向。我将它轻轻放在水面上,目送它载着点点晚霞漂向远方。湖面仿佛铺开了一幅暖色流动的画卷,湖光山色如墨渲染,夕照下的归舟则如画中点睛之笔,仿佛也卸走了我一天忙碌的疲惫。
湖岛之上,山水的壮丽固然令人辛酸,然而最动人心魄的景致,却是由人与山水共同描画的:溶洞里游人眼中惊喜的光芒,风雨中彼此贴近的体温,甚至那只载着童真漂向暮霭的小纸船——山水间每一份情愫的流转,才是大地之上最精妙的奇观。
我凝望着平静的湖水,仿佛看见自己化作湖上悄然摆渡的小舟,正载着山水之间流转的温暖情意,向那更广阔的人间烟波深处缓缓行去。这湖岛便是我青春旅程的起点,而每次心灵与风景的碰撞,都在这起点上刻下新的印记——原来唯有当人怀着情意融入风景,风景才真正有了生命;而我辈青春生命,恰是这永恒风景里最鲜活的注脚。
作品点评
《湖岛青旅笔记》以实习生视角,细腻描绘东江湖兜率岛的灵秀山水与实习感悟,文笔如诗,情感真挚。文章观察入微,薄雾晨湖等场景刻画生动,画面感强。其精妙在于超越写景,融情于景:游客的惊喜、风雨中的互助、童真的纸船层层递进。结尾将青春比作小舟,点明“风景因情意而活,青春是永恒风景里最鲜活的注脚”之主题,升华“郴情”内涵。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金香
二审:张振萍
三审:吴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