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梓涵
郴州市菁华园学校学生
作者简介
刘梓涵,女,2010年1月出生,现就读于郴州市菁华园学校。喜好文学、舞蹈,2024年荣获菁华园学校“三好学生”称号。
代表作品
郴山郴水入梦来
参赛作者:刘梓涵(郴州市菁华园学校)
指导老师:曹建平(郴州市菁华园学校)
晨光穿透东江湖的晨雾,在粼粼碧波上洒下万点金鳞;苏仙岭的石阶蜿蜒入云,青苔里藏着千年的传说。作为一名高一的学生,每当站在湘南这片炽热的土地上,我时常在想,若能成为一支笔、一束光,将郴州的故事讲给世界听,该是多么动人的梦想啊!而此刻,这个梦正如同东江的雾气,悄然漫过我的心岸,指引着我在未来的学习征程中奋力前行。
初见郴州,是在苏仙岭的蝉鸣里。拾级而上,韩愈“更欲登临问消息,夜深谁共倚危栏”的喟叹犹在耳畔,秦少游“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的愁绪又漫上心头。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留下墨痕,让这座山不仅是地理的坐标,更成为了精神的图腾。我抚摸着石阶旁斑驳的石碑,指尖触碰的是历史的纹路,而心里涌动的,是想让这份厚重被更多人看见的渴望。若能成为文旅宣传者,我愿化作穿梭时空的信使,将郴州的人文长卷徐徐展开,让每个踏上这片土地的人,都能听见千年前的马蹄声与吟诵声。
为实现这个目标,在语文学习上,我精读经典文学,深入研究古诗词鉴赏与散文写作技巧,提升文字功底,让描述郴州人文故事的文字更具感染力和穿透力。
再识郴州,是在东江湖的暮色中。我和妈妈乘一叶扁舟驶入湖心,看渔夫扬起银网,惊起一湖碎金。晨雾、碧水、青山,构成了一幅流动的水墨画卷。岸边的民宿亮起暖黄的灯,炊烟与云雾缠绵,恍若仙境。这里的山水不仅美在自然,更美在人与天地的共生。我见过渔民脸上淳朴的笑容,听过爸妈讲述东江鱼的鲜美,也见证过游客们惊叹的目光——这山水间的烟火气,是郴州最动人的注脚。若能成为文旅宣传者,我要带着镜头走遍每一处风景,让郴州的山水之韵随着网络的浪潮,涌向五湖四海。
为此,我特别想学习信息技术和摄影课程,学习视频拍摄与剪辑技巧,掌握不同光线、角度下的拍摄方法,用镜头捕捉郴州山水最独特的美。
回望郴州,更在日新月异的街巷里。南塔公园的摩天轮缓缓转动,记录着城市的变迁;裕后街的青石板路,承载着老郴州的记忆。曾经狭窄的巷道变身网红打卡点,传统美食与现代创意碰撞出新的火花。我记得那年国庆,永兴银楼前游人如织,大家惊叹于“中国第一银楼”的奢华;桂阳阳山古村,非遗剪纸与刺绣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郴州,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正以蓬勃的姿态拥抱世界。若能成为文旅宣传者,我愿成为城市发展的见证者与讲述者,让更多人看见郴州的蜕变与坚守。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加强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学习,了解城市发展规律和文旅产业运营模式,以便更好地解读郴州的发展脉络。同时,努力提升外语水平,让郴州故事能够跨越语言障碍,走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我的郴州梦,是将郴州山水的灵秀、人文的厚重、城市的活力编织成绚丽的锦缎,铺展在世界面前。或许有一天,我会站在东江湖的船头,用镜头捕捉最美的雾霾;或许我会走进古老的村落,听老人讲述过去的故事;又或许,我会在直播间里,热情地向网友推介郴州的美食与风光。无论以何种方式,我都想让更多人知道:在湘南大地,有一座城,叫郴州;有一种美,叫郴山郴水入梦来。
此刻,夕阳为苏仙岭镀上金边,东江湖的雾气又开始升腾。我的梦想,也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今后我将以知识为桨,以行为为帆,在学习的海洋中乘风破浪。愿有朝一日,能以梦为舟,载着郴州的故事,驶向更广阔的天地。
作品点评
文章以高一学生的视角,将郴州的人文与山水融入梦想蓝图。从苏仙岭的诗词到东江湖的晨雾,从古籍研读计划到摄影技能学习,字里行间满是少年对家乡的热爱与担当。用青春笔触勾勒文旅宣传官的愿景,让梦想在郴山郴水间闪耀出动人光芒。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金香
二审:张振萍
三审:吴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