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641.李锦宣 | 郴州市永兴县第一中学学生
2025-09-12 10:06:22

  李锦宣

郴州市永兴县第一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李锦宣,女,2008年8月出生,郴州市永兴县第一中学学生。

代表作品

崇山藏桑梓

参赛作者:李锦宣郴州市永兴县第一中学

指导老师:胡翠凤郴州市永兴县第一中学

古语云:“城外为郭,郭外为郊,郊外为林,林外曰郴。”因此在古代,郴州可以说是个“穷乡僻壤”,偏僻到古人专门造了个“郴”字来形容这里。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穷”乡僻壤,却用它的青山绿水滋养了我——郴州是我的家乡,是我从小生活的地方。

“林外为郴”。即为林外,周围自然树木丛生,群山环绕,而我就出生在这群山间的一个小村庄。记忆中,小时候最喜欢的事就是搬出小板凳,坐在小凳上眺望远方重峦叠嶂的群山。山绿油油的,一座接一座的叠着,山上铺的各式各样的树,尖尖的树顶在远处看如同山体上长出的绒毛,让山体变得毛茸茸的,像是大自然遗落在大地间的玩具。风一吹,绒毛随风舞动,在山表面形成绿色的波浪,使山看上去似乎像是活的。每当这时,小小的我就会从板凳上“唰”地一声立起,指着远处,对在一旁抽烟的爷爷嚷道:“爷爷,看!山在呼吸!”爷爷则是抽出嘴中的烟斗,缓缓呼出一道白烟,用他宽厚的手掌摸摸我的头:“傻孩子,山怎么会呼吸呢?”而幼小的我则会一脸认真地与爷爷争辩起来,每次,爷爷都会在我争辩下败下阵来,慈祥地笑着说:“好,好,我的孙女说得对,山会呼吸。”而我则会露出“胜利”的笑容,在院子里又跑又跳。这段美好的记忆每次想起,都会令我心头一暖,而这记忆中的群山自然而然也成了我心中最美的山。

群山连绵,地处江南的小村庄又多雨,于是雨水沿村庄汇集,生出条条藏匿在山谷间的河流。恰好,离村子不远处的小山就有这样一条河流。小河不深,在杂乱的石隙间穿梭流淌,河水清亮,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粼粼波光。父亲心血来潮,无视奶奶的嗔骂,要带我和弟弟去山上的小潭中钓鱼。

父亲开着摩托,将我和弟弟载至山脚,父亲把摩托授予山脚边一处人家保管后,便带着我与弟弟向山上走去。山路窄小,周围长满野花乱草,我和弟弟在山路旁胡闹东看看,西望望,这里揪一朵野花,那里踢一下野草,导致父亲不得不时不时停下来回头望望,把顽皮的我与弟弟重新带回山道。

终于到了小潭,周边长满翠竹,地上铺满枯黄的竹叶。小潭就卧在竹林的正中央,潭中不时有水流从底下冒出,带起一串透明的气泡。潭水清澈,一眼可望泥底下淤泥水草,鱼儿贴着淤泥游动将潭水搅混,把自己遮在淤泥水草间。我和弟弟在潭边张望着,弟弟想潜下潭底捉鱼,但父亲不许,说太危险。弟弟只好抿了抿嘴,拿起钓具,胡乱穿上饵料,一屁股坐在潭边石上钓起了鱼。父亲则悠然自得了许多,从容地坐在了另一块石头上,我依葫芦画瓢学着父亲的样子,有模有样地拿起鱼竿,与父亲弟弟坐在一起钓起了鱼。

后来,弟弟耐性不足,坐不住,见鱼迟迟不咬钩,便抛下竿子,玩起了脚边的竹叶,后来他实在是太无聊了,便起了坏心思,从周围捡了点碎石子,向潭底的鱼发起了进攻。这下可好,我和父亲本来要上钩的鱼全被弟弟吓跑了。潭水也被搅得浑浊起来,把整个潭底都笼在泥雾中。鱼是钩不成了,父亲十分生气,吓得弟弟直往山下跑,但仍然逃不过被父亲捉住的命运,被父亲打了两下屁股,哭唧唧的与我们一起下了山。

回到家中已是傍晚,家中已经备好晚饭。看见我们空手而归,奶奶叹了口气:鱼没钓到一条,还敢说去钓鱼,你自己去也就算了,还带起两个孩子,万一在山上两个孩子迷路了,或是掉到水里去怎么办?啊?父亲被奚落得挠了挠头,母亲这时说“吃饭了。”于是父亲便借吃饭带着我俩飞进了厨房。

晚饭后,一家人围在门前院子里的聊天,恰好邻居叔叔来访,于是便在院子里新添一条木凳,请叔叔入座,一起唠唠家长里短。我和弟弟则是与叔叔带来的哥哥姐姐在另一头玩起了游戏,笑声与脚步声交织着从小小院子传向远方。

这是普通而又美好的日子,养育着我的肉体与精神。虽然,比起郴州的苏仙岭、东江湖、观音岩等景区,我那小小的故乡微不足道,但它是我的故乡,我爱我的故乡,如果你想来游玩,我愿成为向导,带你领略“郴山郴水郴情”的魅力!


作品点评

本文以“郴”字溯源,将故乡记忆娓娓道来。山间眺望的童真、潭边钓鱼的闹剧、家人围坐的温馨,细节鲜活动人。平凡村落与“穷乡僻壤”的反差,凸显故土在心中无可替代的分量,字里行间满是对家乡的眷恋与温情。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金香

二审:张振萍

三审:李艳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