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炜着
郴州市永兴县第一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何炜着,男,2008年8月出生,郴州市永兴县第一中学学生。
创作背景:作者平日里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喜欢与花草山水对话,再将这个过程记录下来。
代表作品
雨在东江
参赛作者:何炜着(郴州市永兴县第一中学)
一场暴雨,一把伞,两个人,往往是一个人的贡献来确保另一个人的安然无恙,但又可能是小心翼翼地同时朝外挪动,成为两个人的谦让。
一个东江湖,一场旅发会,于是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都慕名而来。我是郴州人,也想跟着凑热闹。毋庸质疑,山水之间,无论是“涛澜汹涌,风云开阖”,还是“细卷玻璃水面风”,都是极吸引人的,坐在遮雨的廊亭,四周的各色人拿着各色的机械争相按下快门。我只有一双眼,但也心满意足。
雨,是天地间最为淘气的。他不会开场新闻发布会来告知人们何时来,怎么来。只是悄悄地在头顶聚成一团乌黑,接着蹑手蹑脚地闹点动静,让你担惊受怕,心里直打鼓,气得直哆嗦。待你出了糗样,便肆意地展示他的强大臂膀,或者优柔身段。东江,很不巧的,又被捉弄了一番。
交织的雨幕中,是一场不顾形象的逃亡,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只管把尖叫声,欢笑声,抱怨声抛向空中,伴着一片淅沥,此起彼伏。
我似乎是占据了躲雨的最佳位置,所以只是发呆。
忽见空中的雨滑进了我的指缝,它在手心上跳动,吸引着我的关注,于是乎我张开双手,放任着它的同伴在手心拥挤,“啪嗒,啪嗒”风过发梢,却瞥见一抹深蓝。
第一次来东江的我,心中有十分的不情愿。
我讨厌出远门,讨厌只是跟在家人身后走马观花不愿为任何一处停留的过程。我想要的,只是一个背包,一个耳机和一双用于观赏自然的自由的眼睛。
天气不算晴朗,脖颈被风吹得冰凉,旁侧的马路车来车往,眼中的旅者跌跌撞撞。
一处乱岩石壁,凹凸的纹路,是自然与岁月的交织,停在指间的触感,向我诉说着它的年轮。
到了湖边,一个阶梯给予人们选择的权力。有人是观赏者,有人是冒险家。有人倚在栏杆上,去听风浪的高歌,湖面的低吼;有人下了阶梯,去亲身看风儿卷起狂躁的水炸出雪白的花,去看风声惊扰温顺的鱼儿跳出柔美的波。
唯一可惜的是船只停运,无法一览晶莹钟乳的溶洞奇观。可谁知,这恰是船夫的智慧,旅者的愚笨。雨儿的恶作剧正好开场,没有防备的旅者都被浇了个湿透。
手中的伞,让我在行色匆匆的人流里显得心安。但,我终于是低估了雨点的精力,显然这场突如其来的捉弄蓄谋已久。豆大的珠子撞击着湖面,乌云染黑了半边天
“那个,你好?”
风吹发梢,忽地瞥见一抹深蓝。
少女的声音是空谷间与溪流共舞的风铃,撞击着碎石,发出轻巧的回响。
“可以麻烦你捎我一段吗?手机碰巧没电了,你说这雨下得又大又突然,怕家里人担心。”我愣了愣,环顾四周,空旷无比。
肯定的答复是必然的。住处不算远,所以简单的感谢与客气后,便结束了对话。
但雨中两个陌生的异性打伞是最倒霉的,缘于各种奇怪的理由,所以两个就会隔出一道礼貌且尴尬的距离。但伞的大小并不允许这种尴尬的礼貌发生。
所以,两人的肩头便都在伞外,没人开口,也没人行动,只是这样傻傻地,呆呆地一直走······
雨下得更凶了。风借着这股威风愈发变得嚣张,它撞开我的双手,似乎想将雨伞肢解,头顶的雨伞摇摇欲坠,可怜的“庇护所”正向我们求救。于是我死死地抓住伞柄,另一双手也搭了过来,与我共同扯住这根“救命的稻草”。
只是这并不是场势均力敌的拉据战。几乎是一瞬间的,狂风用力地扯下伞布连着骨架朝空中飞去,接着直向山谷俯冲,无影无踪。
风声很大,遮盖住了我们笑声中的无奈。
旁侧的路灯亮了,昏黄的灯光挤出树叶的缝隙将雨滴拉的细长,如半连的珠线,悬挂在天地之间。
“要不……跑回去?”
向前跑已经成了当下唯一的选择。
当我们不再惧怕雨点的淫威,这场逃亡便成了快活的狂奔。
当我们将雨滴甩在后头,急驰的狂风都追不上我们,”当我们用双脚踩破了地面厚实的积水,再大的雨都无法困住我们。胆小鸟儿的羽翼经过雨水洗涤变得更加丰满,麻木人儿的心灵经雨水冲刷变得更加透亮。
她也只顾着跑,忘记了四处乱飞的头发,忘记了裙摆上依附的污泥、脚下的每一步都是泛起的水花。
结果很成功,但过程很狼狈。站在民宿前,她朝我深深地鞠了一躬。雨是懂设计的,她左肩挂着雨点,颜色在灯光下却别有美感。
她却注意到了我橘色的裤子,经过雨点的漂染,颜色变得略显滑稽。她嘴角向上轻轻勾起。
只是一声,笑声清脆,是名家手中击打的名美玉石。
雨点拍打着我的窗户,隔间的乐手在吹奏小号。
我隐约听到山的哭泣,哭得很凶。但云雾却始终环抱着它的腰间,抚得很柔。
雨声是号的底鼓,“啪嗒,啪嗒”。眼角的深蓝停住了,熟悉,陌生,逃亡……
小号和雨点流进我的耳,只是片刻的寂静,奇怪的期待以及……
“好巧啊,又见到你了,好心的陌生人!”
作品点评
文章以雨为媒,串联东江湖旅途中与陌生少女共伞、狂奔的奇遇,在风雨狼狈与灯火温情中,交织自然野趣与人际暖意。笔触灵动,将暴雨中的邂逅写得诗意盎然,既见山水之美,亦显陌生人之间的善意微光,读来清新而富有哲思。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本季度若与荣誉擦肩,请不要停止热爱,下轮角逐的大门依旧为您敞开。
编辑:李金香
二审:张振萍
三审:吴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