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538.张星瑜 | 郴州市永兴县第一中学学生
2025-07-28 11:54:10

  张星瑜

郴州市永兴县第一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张星瑜,女,2008年3月出生,郴州市永兴县第一中学学生。

创作背景:阅读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便勾起了作者对家乡的思考,文字应该回归于脚下这片泥土,她的作品《归土》寓意着“归途”,曾经知识将她拉进了书本,后来书本又把她推进了城市。其在城市吃尽了苦头,迷失了方向。直到看见父亲逐渐苍老的脸,她才猛然醒悟这里才是梦的起始点,明白父亲是一棵茂盛的冰糖橙树,为她遮风挡雨,她只不过是颗小小的冰糖橙,无论身在何处,都永远记得那一口香甜。

代表作品

归土

参赛作者: 张星瑜郴州市永兴县第一中学

指导老师: 曹文洁郴州市永兴县第一中学

小林的妈妈时常在电话里念叨:冰糖橙熟了,你快些回来吧。

此时年关将至,小林拖着一大堆行李准备返回他的故乡郴州,高铁站挤满了人,几列高铁奔驰而来又缓缓停下,天气那么昏沉,冷风呼啸而过,小林透过窗户目光直直地落在疾速变化的风景上,他抿着嘴一句话也不说,心里似乎藏着什么事。

高铁内暖气舒适,倦怠极了,不少人沉沉地睡去,不多久,几天没合眼的小林也感到些许倦意,朦朦胧胧便睡着了。

翻过几座山头,才望得见窝在山沟里的小村庄,风轻轻柔柔地吹过带着稍许寒意,溪水潺潺,这儿的日子虽平淡但分外舒适。小林刚从车上下来,站在自家门口还有些恍惚,他定了一会儿神,才抬腿踏入院子,最先发现动静的黄狗摇着尾巴,亲昵地蹭小林的裤腿,围顾四周,一切都还是老样子。

“妈,我回来了”。

母亲闻声立马从屋子里走出来,欢喜地上前接下小林的行李,干瘪而多皱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嘴里还念叨着,“你可算是回来了,我崽怎么瘦了这么多,在外面……”

“我爸呢”,还没等母亲说完,他便着急开口。

“他啊,还在山上忙着呢,”母亲看着他左顾右盼地寻找父亲,便应声回答他。

听完母亲的话,小林转身朝外面大步走去,母亲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没有多说什么。过了一会儿,院内传出一声轻轻的叹息。

山坡上布满黄泥巴,山间地头生长着一棵棵形状各异的橙树,橙黄的果实压弯了枝头,小林的家乡是片神奇的土地,种子在这里落地生根,吮吸它的养料,接着萌芽破土,拔节生长,最后结出香甜的果实。这里的人们都依赖这片土地,甘愿用一生的汗水去浇灌。小林的父亲亦是如此,他常说:“这片土地是仁慈的,它无止息地输出,延续着我们的生活。”那时的他没懂父亲的意思,现在却猛地醒悟过来。父亲深爱着脚下这片土地,这片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

小林在路上走走停停,向四周张望,试图寻找父亲的身影。父亲是个地道的果农,沉闷粗犷,终日在山间劳作。小林经常看不透父亲,因为他有一张被生活洗去所有表情的脸。他总是抿着嘴唇,嘴唇紧抿而形成的扁长直线很少变化,似乎没有什么情绪能使其弯曲。他在不知不觉中停下脚步,注目着远处的群山,现实与记忆重合,山的这头是父亲的海,山的那头是小林的故乡。

“还傻怔在那里干什么?回来也不告诉我一声?”

父亲从不远处的山坡走来,肩上挑着扁担。嘴上埋怨小林,语气却是欢快的。远处的层云似乎流动地很快,让人捉摸不透。或许只有余晖下父亲的影子才随着步伐逐渐清晰。

小林闻声回过神一笑,带着几分莫名的闷。

“给我吧,”他上前伸手接过父亲的扁担,怕东西压弯他那早已不再挺拔的脊背。

“走,回家,”卸下扁担,父亲的肩头轻了不少,步子也轻快不少,语气依旧欢快。

在回家的路上两人一言不发,只有鞋底踩在黄泥巴上的摩擦声。小林瞧着父亲似乎变样子了,两鬓又新长出白发,浑浊的眼睛失去了些许神采,黝黑的脸庞更加深沉,脸上纵横的沟壑愈发深重。他想,父亲真的老了许多。还记得父亲常常教育小林应该多吃些苦,为生活吃些苦是值得的。

想到这儿,小林愈发沉默地走着。弯弯的山路长得没有尽头,夕阳将整片天染成沉郁的黄映着枯木的褐。曾经知识将他从家乡的山河拉进了书本,后来书本又把他推进了城市。在城市里他吃尽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却迷失了方向。此刻他突然发现这儿才是一切的起始点,也是落脚点。小林不知道自己走了多少弯路,终于灰头土面回到了家乡的山河。

看着父亲苍老的背影,小林的心里直翻腾,想张口与父亲说些什么,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突然间,他感觉脸上有什么温热的液体在流淌,抬手去擦拭,眼前的父亲消失不见,而远方的山却还在。

风将一切吹起,又将一切吹落。小林倚坐在橙树下,旁边还放着装满冰糖橙的箩筐。他坐着没动,还在回味刚刚的梦。他想,这么多年了,面对已故的父亲,他还是会想起那个傍晚。

良久,他起身背起箩筐向家的方向走去……


作品点评

文章以 “冰糖橙” 为引,借小林返乡梦境勾勒父子情愫,从城市漂泊到故土寻根,在橙树与黄土地间交织着对父亲的怀念与土地的眷恋。笔触细腻,以梦境虚实交错的手法,道尽游子对家乡的深沉羁绊,字里行间满是岁月沉淀的温情与怅惘。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金香

二审:张振萍

三审:吴娜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