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智宸
郴州市永兴县第一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许智宸,男,17岁,郴州市永兴县第一中学学生。作文在校级进文学社报刊发表。
创作背景:这篇文章是作者即将毕业离开家乡郴州,前往理想大学之时创作。借此机会,他回忆起过往寻游郴州各地山水的点点滴滴,让乡土情怀永远留在心中。
代表作品
行至一山一水,探访人间至味
参赛作者:许智宸(郴州市永兴县第一中学)
指导老师:曹文洁(郴州市永兴县第一中学)
漫山遍野橙花香,
弥漫山峦染翠江。
人生若问行至处,
此心安处是吾乡。
倘若你来到了湘南这座小城,所听到的不是那流水小巷的细腻温婉,所看到的不是那朝晖夕阴的波澜壮阔。而独立南岭山峦裹挟,起伏地守望着湘粤边境的郴水起源。造就出林邑的一山一水,又或是那道不尽的郴州人家。行至景致,邂逅人情,绘就山水图景。你我相见林邑,徐徐展开这幅画卷。
若是真心想探寻真正意义上的山水,以致敬畏感同身受。那不妨前往莽山。凛冬中的莽山是肃穆空寂的,宛如一位高山仰止的老者正襟危坐地守在南岭山缘。你若此时想要呐喊打破这片宁静,那么此起彼伏的回音将响彻山谷,给予你振聋发聩的警告。倘若幸运,便能观赏到难得一遇的奇景——雾凇。抬头看向树梢,将欲滴下的水珠被冰封住,永恒般静止。呼啸的寒风弹指间划过,那叶上的琉璃裳便整饬地“咣”地一声砸落在地。蓑衣上的反光,早已成为行人心生惋惜的泪光。想尽力挽回,但凛冬仍旧不为所动,让你无法驻足。
在此刻,也只有好心的行人会路过提醒你,以便静静地在一旁欣赏着日出前最后的至美。日出后,你也不必感伤。明烛天南之景具象化,在你眼前浮现。云霭也在低处扰乱涌动,赤红的霞光喷涌开来,倾泻在莽山之巅,九重天奇景现世。来一趟此生亦无憾。
如有山,那便少不了水的映衬。在郴州,水是旖旎的。任凭那弱水三千,也只道东江不可除却。美轮美奂的大型风景秀早在此搭好了景。恍惚间只觉置身事外。每逢恰好时机,江面会泛起一层缥缈的白雾,俨然如轻纱,笼罩在青绿般的东江上。云烟氤氲,波光粼粼,人入其中,瞥见静谧。无虫鸣,无鸟的伴奏,万籁俱寂,一切都在余晖将落尽的天空下,享受着“挟飞仙以遨游”的归隐之感。
阵雨袭来,那得赶忙找到一处卖烤鱼摊躲雨。热情的摊主会好心递给你毛巾,他们还会耐心地给你介绍烤鱼的种类,询问道谢过后,才知道都是些郴州本地人,这也足以看出郴州人的热情。那情绪价值便于此刻充盈,而焦虑心情亦于此刻消散。带回去后,分享给亲朋好友,或许多年后亦会有一同故地重游的冲动。
诚然,人情在郴州大地上,于这一山一水中,是互助的热情。是邂逅的温情,是祝福的动情。衬着这一山一水,无疑是乡土味中必不可少的调味料。
你看那最具郴味的冰糖橙,背后可尝不是蕴含了满满人情味。更年之际,冬的末尾收束手笔。让点点冰糖橙树花联结成线,由浅及面,铺满了树上大小角落。花是争春的王牌,那橙子花早已做好了齐头并进的势头,同百万方阵齐聚在山头山坡游行,昭示春的降临,埋下丰收的伏笔。花香便是这最好的证明,不论山上山下,不管城内城外,男女老少皆能尽情共适这不请自来的欢喜。若你来到这,当地人便会脱口而出:“恰一个!”。这地道方言,这地道的朴实人情味,正是背后一个个勤劳的郴州人民在无味的青山之隅,将幸福传递的表现。那苦涩的汗水也终将为丰收的甘水作铺垫。
假若城内橙味可道是“郴”味,那依我看,不同于市井世俗的人味也可称那暂得于己之意味。我幸有机会,来到了一座佛窟。站至佛堂前,续上香火,双手合十,至诚至善。面带笑靥的尼姑随后也会跟你谈天说地,毫无宗教隔阂的样子。其中一位说:“郴山郴水,给予我们修行之地。那我们也会一直守护这座心灵寄居之地。”如今我再回味,所谓神明,便是在祝福时被感化,在祈祷时被给予。所谓郴州人民,便是在不同地域下,不同风俗下,甚至是不同意识形态下,依旧谱写着妙不可言的湘南佳话。同着这大好山水,“郴”满了无数人心底深处的山水情。
山水画卷是由人来缔造的,亦是由林邑中点滴人情逐渐绘就的。山水美与人文美淬炼成画,百炼成卷,让来访者回味之余升华山水相见的郴州印象。或是一份炸得焦脆的东江鱼,联结了异地同心的炙热民族情。或许是那初尝冰糖橙后,才发觉“郴”味的欣喜。或许是为你引路,为你介绍宣传的当地旅游工作者。在旅发大会后,外地游客来访郴州数量只增不减,有人说:“之前不知道还有个‘郴’字,现在知道了,那是山水的代名词。”这不正是人创造了山水新图景,而山水亦反之塑造了郴州人民吗?
待山花烂漫,尝甜橙如蜜,处处皆美景。
感人间多味,观烟火升平。坐看云起时,时时应心无旁骛。
常言道“人间至味是清欢”,而以我之见,是走过了一重山又一重水的平仄,是路过了一个人又一个人的相遇别离。我所寻访的滋味终是故土记忆中或喜或悲的成长记忆。只有见过这郴山郴水,只有生于斯,长于斯,方能保持乡土底色。不囿于山水表面之胜景,不啻于他人互动之心声,展开这“山水与民,民予山水”的长卷,它终将不会平淡乏味,而是在星燧贸迁,时代嬗变中,由一代又一代的郴州人民守护这山水,怀揣着这热忱,赓续大美郴州一篇又一篇崭新的华章。
作品点评
文章以 “山水人文共生” 为脉,绘郴州画卷。莽山雾凇、东江烟霭显自然之奇,冰糖橙香里藏乡土温情。语言骈散交织,将山水诗画与烟火温情熔铸一炉,尽显郴州 “山水塑人,人绘山水” 的地域魂。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金香
二审:张振萍
三审:吴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