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嘉妮
郴州市永兴县第一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曹嘉妮,女,2008年8月出生,郴州市永兴县第一中学学生。爱好文学与写作,积极参与校园活动,多次主持元旦晚会,五四青年节展演等活动,曾获校级演讲比赛二等奖、学校“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
代表作品
一勾游江南,一点橙花香
参赛作者:曹嘉妮(郴州市永兴县第一中学)
指导老师:何宇茜(郴州市永兴县第一中学)
看惯了哥特式建筑,你或许会对古色古香的板梁古村感兴趣;听遍了普契尼的歌剧,你或许会欣赏临武傩戏舞台上的奇特面具;适应了城市高楼大厦的喧嚣纷扰,你或许会沉浸于东江湖的“秋水共长天一色”;闻赋了馥郁浓厚的牡丹花,你或许会钟情于清新淡雅的冰糖橙花。
这里是郴州,是江南烟雨承载的板梁。
昔日汉高祖刘邦的后裔刘子芳在古老的龙泉庙旁落户,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古村美,霞光映照城垣;古村久,历经百年风霜。它不像吴哥窟那般神秘绮丽;它也不像巴黎圣母院那般崇尚高洁;更不像加利福尼亚漫长海岸线那般柔美动人。它是一本古老的装饰书,记载着一页泛黄与岁月的纸张。明清古建筑古朴又庄重,青白墙宁秀又典雅,依山而建的吊脚楼轻盈又静谧。青石板路上或深或浅的纹路泛出幽幽的光泽,好似在诉说郴州往昔的繁华。这里是岁月深处的古韵桃源,是江南水乡中宁静的池塘,更是历史的馈赠与文化的传承。
这里是郴州,是戏曲文化源远流长的瑰宝。
临武傩戏——一种古老而又神秘的戏曲形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湘南大地上闪耀着熠熠的光芒。它不像流行音乐那般通俗易懂;它也不像古典音乐那般庄严肃穆;它更不像西方歌剧那般张力十足。一台戏,唱个遍的是天下苍生,言不尽的是千年传统。那形态各异的面具背后是灵魂深处的具象化写照;那轻巧灵活且有韵律的脚步是原始生命力的彰显;那独具一格,结合打击乐器与民族乐器的音乐是历史传承的见证。它是一面千面镜,有血有肉,有故事有酒。时至今日,其敬畏自然,崇尚神灵的理想追求仍在为临武人民带来着深刻的精神指引。
这里是郴州,是山水画卷最浓墨重彩的点睛之笔。
浩荡无垠的湖水清澈碧绿,静谧深邃,它静静地铺展延伸,波光粼粼却又潺潺流淌,尽展宁静与惬意。不比城市高楼大厦的喧嚣纷扰,这里的热闹总是来自传统特色文化活动——赛龙舟的洗礼熏陶。每到端午赛龙舟时,一条条龙舟似箭般飞驰,鼓手有节奏地敲打,湖面水花飞溅,看客激昂呐喊,而四周的群山云雾缭绕,山峦起伏,简直是一幅完美画卷。时而鸟鸣,时而露滴,在闹市中独创一片天地,就算是湖边栈道的游人,也只是静静用相机记录着“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湖光山色美好瞬间,为山水画卷添上情调。
这里是郴州,是漫山橙花面向世界的独特名片。
橙花是江南水乡里别样的芬芳,那小小的花洁白如雪,点缀在枝叶间,不似牡丹那般馥郁浓香,肆意张扬,而是另一种静静的幽香,清甜甘爽,沁人心脾。每年冬日时节,是郴州果农们的农忙时刻,他们日复一日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终于在此刻得到丰硕的回报——那些金黄圆滚的冰糖橙在他们的手中进行着生命的延续,创造着新的财富与价值。果农们的汗水不仅是孜孜不倦的实干,更是默默耕耘,静待花开的坚韧与执着。一袋袋一筐筐橙子从乡里辗转至城际,孕育了幸福的果实,让郴州这张绮丽名片被赋予敢想敢做砥砺前行的拼劲。
这里是郴州,有碧水悠悠,有红岩丹霞,这里有你想不到的惊喜,有你未曾见过的奇观,更有你放不下的一颗平常心,是温柔的护佑,情牵世代郴州人。
作品点评
文章以排比铺陈郴州多元之美,从板梁古村的建筑古韵到临武傩戏的文化遗响,从东江湖的山水画卷到冰糖橙花的产业生机,古今交织中尽显地域特色。句式整散结合,比喻鲜活,于对比中凸显郴州独特魅力,字里行间流淌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情礼赞。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金香
二审:张振萍
三审:李艳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