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531.周至善 | 郴州市苏仙区金海学校学生
2025-07-30 09:22:59

  周至善

郴州市苏仙区金海学校学生

作者简介

周至善,男,2008年9月出生,郴州市苏仙区金海学校学生

创作背景:作者痴迷于探寻家乡郴州的山水人文,常以笔为舟,在郴山郴水间打捞诗意,于郴情传承里叩问初心,愿以青春为墨,书写更多关于热爱与成长的故事。

代表作品

郴山郴水郴情

参赛作者:周至善郴州市苏仙区金海学校

指导老师:游林枫郴州市苏仙区金海学校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笔下的郴州山水,不仅是一幅自然画卷,更凝聚着这片土地的精神气质。郴山巍峨,郴水绵长,共同孕育了独特的郴情——坚韧不拔、开放包容、创新求变的地域品格。

郴山的雄浑赋予了郴州人坚韧的意志,南岭山脉横亘全境,骑田岭、莽山巍然耸立,如同大地的脊梁。明代徐霞客游历至此,惊叹其“山势突兀,石骨棱棱”,这种环境塑造了郴州人如山般稳重的性格品格——红军长征时,汝城“半条被子”的故事温暖人心。山教会郴州人:真正的力量在于根基的稳固。

郴水的灵动涵养了郴州人开放的胸怀。郴江、东江、西河等水系连通南北,使郴州成为“楚粤孔道”。清代《郴州直隶州志》记载“商贾辐辏,货物驿臻”,足见水运带来的繁荣。水的秉性孕育了包容的文化——宋代秦观贬谪郴州时,当地士人热情相待,使他创作出《踏莎行·郴州旅舍》等名篇。今日郴州更以开放姿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延续着水的交融智慧。

山水交融的郴州大地,培育出创新的智慧。苏仙岭下,东江湖畔,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唐代韩愈“山红涧碧粉烂漫”的诗句,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正是这种交融之美的捕捉。如今,郴州将“有色金属之乡”的传统与绿色发展结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古老的湘昆艺术与现代舞台艺术碰撞,焕发新生机。

郴山郴水孕育的郴情,是这片土地的灵魂密码。古时的孤冷寂寞到今日的创新活力,传统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更应珍视这份精神遗产——如山般坚定,似水般开放,在交融中迈向未来,让传统文化绽放新的光彩!


作品点评

文章紧扣“郴山郴水郴情”,以诗词开篇,典雅蕴藉;事例援引丰富,从徐霞客到秦观,从半条被子到湘昆新韵,串起古今,流淌出对故土精神的深情礼赞。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金香

二审:张振萍

三审:吴娜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