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昕睿
郴州市永兴县第二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陈昕睿,女,出生于2008年11月14日,永兴县第二中学高一384班学生。生长于“林邑之城”郴州,作者把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红色革命与蕴含着深情的人文关怀的故事讲出来。
代表作品
以山水,寻郴情
参赛作者:陈昕睿(郴州市永兴县第二中学)
指导老师:刘烈希(郴州市永兴县第二中学)
在湘粤赣三省交界的褶皱里,郴州如同一块湿润的璞玉,以“林邑之城”的灵秀,镌刻着山水与人文交织的密码,郴山巍峨如脊梁,郴水婉蜒如血脉,而郴情,则是流淌在这片土地上最炽热的国家情怀,从千年古道绵延至新时代的脉搏,诉说着小家和大国的深情共鸣。
郴山承载着岁月的坚韧,莽山、华南虎都见证着生命的野性与顽强。在革命年代,郴山更是成为了红色堡垒,朱德、陈毅在此点燃了湘南起义的烽火,无数郴籍儿女在山峦间与敌人顽强拼搏,用鲜血染红了山峦,如今,郴山仍然以雄浑的姿态,孕育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国家建设输送着源源不断的能量。
郴水滋养着人性的光辉,在寒风裹挟着冷风的汝城县,三位女红军来到徐解秀家中借宿,红军们看到床上只铺着一件破旧的蓑衣和烂棉絮,她们毅然拿出了仅有的一条被子,在分别时,红军们打算把这条被子留给徐解秀,但她死活不收,最终其中的一位女红军将被子剪成了两半,这份鱼水深情,如同郴水一般流淌在老百姓心间,汇聚成军民同心的磅礴力量。
山水见证着郴情,在抗洪抢险中,河水漫过堤坝,雨水砸在志愿者的身上,其中一位志愿者背着一位奶奶,尽管他膝盖旧伤被冷水泡的发疼,身体也不由自主地抖着,奶奶攥紧了手,留着眼泪说:“你将我放在那个石头上,我会拖累你的,你快走!”他却笑着说:“我一定将您送到安全的地方!”他也成功地做到了,但也给他的膝盖带来了不可逆转的伤害,他一脸骄傲的说:“我从不后悔,这伤象征着我的勋章。”
郴山郴水诠释了守望相助的情怀,孕育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情怀。
作品点评
本文是一篇兼具文学性与思想性的佳作,以山水为镜,照见郴州的历史荣光与时代精神。作者笔力雄健,情感丰沛,既能纵览千年,又能聚焦细微,展现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家国情怀。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金香
二审:张振萍
三审:李艳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