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517.黄敏娜 | 郴州市苏仙区金海学校学生
2025-07-29 11:44:04

  黄敏娜

郴州市苏仙区金海学校学生

作者简介

黄敏娜,女,17岁,郴州市苏仙区金海学校高二年级学生,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参加郴州市足球运动会获得第三名;在2024年学校“三月学雷锋”演讲比赛中获特等奖。

代表作品

郴山郴水郴情

参赛作者:黄敏娜郴州市苏仙区金海学校学生

指导老师:卢   晔郴州市苏仙区金海学校学生

在湘南大地,有一座被山水浸润、被岁月雕琢的城市——郴州。“郴江幸自绕郴山”,北宋词人秦观笔下的缱绻词句,恰似一条丝线,串联起这座城市的山水灵韵、人文风骨与绵长情愫。

郴州的山水,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东江湖犹如一颗镶嵌在群山之中的明珠,碧波万顷,澄澈如镜。清晨,薄雾从湖面袅袅升起,如轻纱般笼罩着青山绿水,远处的岛屿若隐若现,宛如仙境。泛舟湖上,船桨划破平静的水面,激起层层涟漪,与倒映在水中的蓝天白云、山峦绿树交织成一幅灵动的画卷。飞天山则以其独特的丹霞地貌闻名遐迩,丹峰林立,赤壁丹霞,形态各异的奇峰怪石令人叹为观止。登上山顶,极目远眺,广袤的大地尽收眼底,雄浑壮阔之感油然而生。郴山郴水,一动一静,一柔一刚,共同勾勒出郴州绝美山水的轮廓。“山水画卷,郴州相见。”是郴州的真实写照。

这座城市的人文底蕴,同样厚重而深沉。裕后街,承载着郴州千年的历史记忆。青石板路蜿蜒曲折,古色古香的建筑错落有致,漫步其中,仿佛穿越时光隧道,回到了往昔的繁华岁月。街道两旁的商铺,传承着古老的技艺与风味,吆喝声、谈笑声此起彼伏,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丞相祠里,供奉着曾经为这片土地作出卓越贡献的先贤,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荣光。功勋铀矿711矿,更是书写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无数热血儿女汇聚于此,隐姓埋名,攻坚克难,为我国核工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的奉献精神,如同矿洞中的光芒,照亮了郴州乃至中国发展的道路,成为这座城市永不磨灭的精神印记。

教育,是郴州未来发展的希望之光。郴州市一中、市二中,作为当地的名校,多年来秉持着严谨的治学态度,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校园里,琅琅书声回荡,莘莘学子在这里汲取知识的养分,追逐着自己的梦想。老师们默默耕耘,用智慧与爱心点亮学生前行的道路。而优秀的民办学校,也在这片教育沃土上蓬勃发展,它们以灵活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育理念,为郴州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公办学校共同构筑起郴州教育的坚实大厦,为这座城市培养出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

郴山郴水,是郴州的外在容颜;郴情,是这座城市的内在灵魂。无论是徜徉在山水之间,探寻历史的足迹,还是感受教育的力量,每一处风景、每一段故事、每一个瞬间,都饱含着郴州人民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眷恋。这份深情,如同郴江的水,源远流长;如同郴山的树,生生不息,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传承与延续,吸引着无数人走进郴州,爱上郴州。


作品点评

选取郴州典型的景色,东江湖碧波万顷,飞天山赤壁丹霞,奇峰怪石,写出了郴州“山水画卷,郴州相见”的山水特点。作为一名学生从自己熟悉的视角,写了学校的教育,表达了对郴州的热爱。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金香

二审:张振萍

三审:吴娜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