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美
郴州市永兴县第三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刘美,女,2007年10月出生,郴州市永兴县第三中学学生,共青团员。爱好书法,喜欢社交。
创作背景:近年来郴州旅游产业蒸蒸日上,作者借此次机会宣传自己的家乡,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上它。
代表作品
烟火漫过郴江时
参赛作者:刘美(郴州市永兴县第三中学)
指导老师:彭璐(郴州市永兴县第三中学)
在湖南腹地,有一片被山水轻揽入怀的土地——郴州。郴字拆开是林与邑,恰似天地间一幅留白的水墨,既藏着湘南的烟岚,又洇着人间的灯火。这里的山是脊梁,水是血脉,一草一木皆系乡情,一砖一瓦尽染诗魂,织就我眸中永不褪色的故乡长卷。
郴州的山,是凝固的史诗。苏仙岭携十八福地的传说蜿蜒而来,云雾缭绕处,仿佛还能听见苏仙跨鹤时衣袂的风声。飞天山的丹霞赤壁则是大地的调色盘:亿万年时光将砂岩染成赭红,风雨雕琢出将军岩望夫石等天然雕塑,当云海漫过群峰,红岩与碧水相映成趣,恍若仙人打翻了颜料罐,在天地间泼洒出惊世画卷。
郴州的水,是流动的乡愁。郴江如母亲的臂弯,环抱着老城的晨昏。儿时夏日,总爱赤足踩在清凉的卵石上,看夕阳把江面染成鎏金,渔舟载着欸乃声划过,惊起几尾银鳞。如今漫步江岸,裕后街的青石板路仍留着明清的履痕,雕花窗棂里飘出的米饺香,与欢乐海岸的霓虹交织成新的烟火。河风拂过垂柳,既吹皱了千年往事,也吹暖了现代人的归心。
这片土地的人文肌理,深植于山水之间。周敦颐在郴州写下《爱莲说》,从此濂溪书院的莲香浸润了郴州人的骨血,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在古村的砖雕、瑶家的织锦里代代相传。湘南起义纪念馆的陈列柜里,还珍藏着邓中夏用过的钢笔……这些文化印记,让郴州的山水更添一份壮阔的底色。
最动人的,是郴州的烟火晨昏。春节时的舞龙灯,竹篾扎就的龙身裹着红绸,在爆竹声中翻腾飞旋,灯笼映红了孩子们仰起的脸;端午的龙舟赛,便江两岸锣鼓喧天,选手们挥桨击水,浪花里溅起的不只是江水,还有千年未改的乡俗温情。巷口阿婆的糖油粑粑滋啦下锅,茶楼上的云雾茶氤氲生香,这些细碎的温暖,才是郴州最浓稠的乡愁。
郴山郴水,是大自然馈赠的璞玉;郴情郴意,是岁月酿就的醇酒。无论行至何方,记忆里总会浮现苏仙岭的晨雾、郴江的晚渡,还有老街上那声悠长的“米饺——”此心安处是吾乡,而我的心安,永远系在这片山水环抱的烟火人间。
作品点评
文章以山水为骨、人文为魂,细腻勾勒郴州的自然灵秀与烟火温情,结构层层递进,语言兼具诗意与生活气息,字里行间涌动着对故土的深沉眷恋。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金香
二审:张振萍
三审:吴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