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505.刘怡 | 郴州市苏仙区金海学校学生
2025-07-22 16:02:51

  刘怡

郴州市苏仙区金海学校学生

作者简介

刘怡,女,出生于2008年8月21日,郴州市苏仙区金海学校学生,担任班级学习委员。

代表作品

第二故乡

参赛作者:刘怡郴州市苏仙区金海学校

指导老师:林月明郴州市苏仙区金海学校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我自一本词话中看到,这句词就深深地印到我的脑海中。此后,郴州这个地方在我心底有了不一样的色彩,和地图上冰冷的图像终是不同了。

读小学的一个暑假,妈妈外出打工,临走前,带我从永州蓝山来到了郴州嘉禾,找到了姨妈。我开始了暂住在她家的生活。

刚来那天,我站在门后一会扣手指,一会绞衣袖。姨妈牵起我的手,带我来到街上,温柔的唱着我听不懂的歌,一开始,声音拖的很长,却不会觉得慢,如同溪水流过,一切都很自然,到了较高的音,却不会觉得尖锐,如同泉水轻流,让我感到舒适,放松。虽然我只听懂了“喜庆……酒”这几个字,但是那颗躁动不安的心,早在她开口的瞬间就神奇地平静下来了。我主动握着她的手,和她并排着走。

后来,我学会了姨妈当时唱的那首歌,它是伴嫁歌中的一首金歌,因为是口口相传,她也不清楚歌名,只知道唱。在离开这片土地时,我总有预感我会再次踏足这片神奇的土地。

过了几年,我转到郴州读高中,最担心的就是人生地不熟。

我刚坐在教室的椅子上,眼前就出现了一个黄澄澄的橙子,散发着淡淡的甜香,这是来自资兴的同学送的,她打趣道:“和初恋一样甜哦!”我剥开咬上一口,口感清甜,果肉细腻,果然和初恋一样甜呢。本地的同学给我介绍着五岭阁,飞檐斗拱,朱柱青瓦,湘南雕花,窗棂刻画;苏仙岭,满山古迹,道上石阶,登顶落日,斗转千年;爱莲湖,重山几隔,城廓远去,水韵莲香,尽到清廉……又给我讲述“半条被子”的红色故事,军民鱼水,流传至今,还给我描绘了周边的街道地图,让我迅速融入。我也自然的接过话题,那颗微冷的心逐渐火热起来,那股热流至四肢百骸。

我开始意识到,于我而言,郴州不再是异乡。

中秋将至,晚上的月亮越来越圆。古人看到了感叹: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我却认为:孤独才使此地成异乡,深入才让此地成家乡。

我与同学相约到爱莲湖游玩。从他们口中听到的爱莲湖总觉得没有自己亲眼所见的美好。

湖面宽广,清风徐来,水波微兴,一旁的莲花堆稀稀拉拉,因为凋亡,可它又真的凋亡了吗?它的高洁与清廉永存在这片土地上,从未凋亡过。我听同学给我细细讲述爱莲湖的由来。我好像看见一个人,他身着麻衣,身躯清瘦,背却格外地挺直,在熙熙攘攘的人群很显眼,他盯着爱莲湖看了很久,又走到濂溪书院门前就不见了。

我不禁感叹:“周敦颐的清廉正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促使郴州的清廉政治,郴州肯定会越来越好!”

到了晚上,月亮将银光洒满了这座城,脚下的土地让我感到安宁。这个让我心安的地方,早已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作品点评

一个外地学子,随着对郴州人事一步步的了解,感情不断加深,最后感叹:郴州是我的第二故乡。郴州人文、山水、人情,画面依次展开,感情发展,脉络清晰。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金香

二审:张振萍

三审:吴娜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