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雯静
郴州市永兴县第三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伍雯静,女,2009年1月出生,郴州市永兴县第三中学学生。
创作背景:生长在郴州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作者渴望通过创作,将她眼中的郴州、心中的情感,分享给更多的人。这里的每一处山水、每一段故事、每一种情感,都成为了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
代表作品
重峦叠翠几千春
参赛作者:伍雯静(郴州市永兴县第三中学)
指导老师:马齐蔚(郴州市永兴县第三中学)
从群岭之腹的平原,数年不见素雪清冰的锦城,到林邑之地,安居于层峦之间,见是日冬冷春亦雪已有七年。
金乌坠,玉兔升,花影移,又千春——亘古的重峦叠翠,湘水北汇,无数个春日的炎阳熔去峰巅古老的冰雪。在这片土域,曾零落奇花,流洒酒水。圣贤的诲言,世人的颂歌,或也曾于磐石密林之中回荡。而今,我数次踏上在林邑之城的漫途,聆听冥冥七年中,山岭江河的呼唤。
每座城市都有独属于其的气息。如果说,我曾感受过延安乡土黄沙中历史的厚重,犹沉木,四溢于窑洞之间;也曾在大理洱海边嗅见青碧之中漫出的千秋苍茫。那么,在郴州的七年,则有更多的气氛共同汇聚成了一片印象。
是雾漫东江,朝阳从中透出。如同墨染万卷般的迷蒙,桎梏我的远目——冷雾缥渺是水汽的幻梦,浮光跃金是暖阳的狂宴。而后杳霭散,唯见寒潭之清千年冷冽,彷徨的影是花、叶、木,在伤逝的光影之间落不尽的泪——那必然不是因无物而悲伤,而是黄粱梦轮转却置故地不变的千金不散之诺。
是“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苏仙岭上,我望见重岩叠嶂,层峦积翠之上稀而亮的余晖。孤寂的密林深处传来鸟鸣声,和大道上热闹的气氛相互交融,萦绕在身边。所见抑或所不见之地,是否有更多生灵的呼唤,在远山回响?何时会有鹤唳一声,悠悠白云郁然而起?观景台上,沐浴山风的我,也致力于寻见“白鹤”之影……
是古朴的裕后街,青石璃瓦的清脆,灰砖白漆的沉重,让我不禁彷徨于光影之中。漫步于街道,渐渐的,白日逝去,郴江上倒映的残影也晦暗了。跟从人流上桥,远处是五彩的霓虹灯光,暗影穿梭在屋宇之间。静水上是淡淡的周波,有灯影成花散开。
春日的夕阳下,茶歇时,我坐于檐廊上看山中缀的白,点点如星。看翠中的一抹淡青,遐想无人之境的万紫千红;夏天,空山中,竹林深处是银泉流落,裸露的岩石上是风雨雕刻的印记。云停住,仿佛光阴也为此驻留;秋的落叶于溪水间奔走,我不敢掬水扰乱它的步伐,只是观望,恬静却活泼的自然之物;冬雪飘落,冷阳映雪,泛出青光。湘南之郴,既有南方的温婉与那晚秋仍可见流金铄石的热忱,也可在冬日冰雪凛冽之中,看见素雅纯净的寒风吹动成群的林木与野草。积雪落下,清冷几千春。
不仅是山河的呼吸,郴州也给予更多感动。
屹立的群岭,流淌的江河—郴州人民在此地孕育出了无数个新生。前往烈士陵园的阶梯上,绿荫蔽去艳阳,有青蝶在石台停歇。半条被子的温度至今仍温暖众人心,尽管电灯延续白日,信息时代的脉搏跳动,夜的梦依旧是红色的星火在守护。2008年的冰灾未能打败希翼,人类勇敢的赞歌铺就了未来的谱面,绿水青山之音,开放创新之鸣,使郴州不断奏响进步的交响曲,迈向今后,重峦叠翠的几千个春天……
郴州这座城市,在几千个春季度过了几千个冰雪消融,绿芽新发之日。香火龙燃着信仰的冷火,寄托着人们对来日风调雨顺之愿。热气腾腾的栖凤渡鱼粉,红火的油汤温暖每一个人的心。春祺,夏安,秋绥,冬禧——世间没有乌托邦,但无数个在郴州安康平乐的日子,早已共同构筑了一个众神眷恋的幻想乡。
如此可说:“此处心安是吾乡。”
有幸遇见郴州。如今,我可在群岭之间的康庄大道上,漫步于千年来屹立依旧的林邑之城,聆听“重峦叠翠几千春”的郴州于层峦之中,那大声的呼唤。
东江湖记:一日入画,满心皆景
参赛作者:伍雯静(郴州市永兴县第三中学)
指导老师:张德华(郴州市永兴县树德初级中学)
“人间天上一湖水,万千景象在其中。”当东江湖的盛名如春风般吹入我的耳畔,那如梦似幻的山水画卷便在我心底悄然铺展。终于,在一个阳光正好的假期,我背上行囊,奔赴这场与东江湖的浪漫之约。
抵达郴州后,稍作整顿,我便迫不及待地前往东江湖景区。一路上,满心都是期待,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那些从别人口中听闻、在照片里看到的东江湖美景。
清晨五点半,我已置身于小东江观雾栈道。此时,天色还未完全亮起,江面上弥漫着一层薄薄的雾气,如梦如幻,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小东江披上的一层轻纱。随着时间的推移,雾气越来越浓,像一条白色的巨龙在江面蜿蜒盘旋。渔夫们身着蓑衣、头戴斗笠,撑着一叶扁舟缓缓驶来。他们熟练地挥舞着渔网,金色的渔网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然后“唰”地一声落入水中,溅起层层水花,打破了江面的平静。这一瞬间,我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一幅古老的水墨画中。周围的游客们纷纷举起相机,“咔嚓咔嚓”的快门声此起彼伏,都想定格下这绝美的画面。我也沉醉其中,不停地按下快门,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的瞬间。
欣赏完雾漫小东江的美景后,远远望去,东江大坝宛如一条巨龙横卧在两山之间,雄伟壮观。站在大坝上,俯瞰整个东江湖,湖面宽阔,湖水碧绿如玉,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与蓝天、白云、碧水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接着,我来到了龙景峡谷。一进入峡谷,清新的空气便扑面而来,那是一种混合着泥土、青草和树木的气息,让人瞬间神清气爽。沿着峡谷内的栈道缓缓前行,耳边是潺潺的流水声和清脆的鸟鸣声,仿佛是大自然演奏的一曲美妙乐章。一路上,我看到了许多形态各异的瀑布,有的如白练般从山顶飞泻而下,气势磅礴;有的如丝线般轻盈飘逸,婀娜多姿。其中,最令人震撼的当属龙景十八瀑,它们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在阳光的折射下,宛如一道道彩虹悬挂在山间,美不胜收。
在东江湖的这一天,我沉醉于它的山水之间,忘却了尘世的烦恼和喧嚣。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一切,都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美好。当夕阳西下,我带着满满的回忆和不舍,离开了东江湖。但我知道,这片美丽的山水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成为了我心中永远的人间仙境,期待着下一次与它的重逢。
郴韵悠长:山水与情愫的交响
参赛作者:伍雯静(郴州市永兴县第三中学)
指导老师:张德华(郴州市永兴县树德初级中学)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郴州,这座被山水眷顾的城市,每一寸土地都流淌着诗意,每一处风景都诉说着故事,郴山、郴水、郴情,共同勾勒出一幅令人心醉神迷的画卷。
郴州的山,是大地的脊梁,是自然的杰作。莽山,犹如一条蛰伏的巨龙,横卧在湘粤边界。踏入莽山,就像闯进了一个原始的绿色王国,古木参天,遮天蔽日。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如梦如幻。沿着蜿蜒的山路攀登,耳边是潺潺的溪流声和清脆的鸟鸣声,仿佛是大自然演奏的美妙乐章。登上山顶,俯瞰群山连绵,云雾缭绕,心中涌起一股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叹。
高椅岭的山则别具一格,它以独特的丹霞地貌闻名遐迩。红岩绿水,险寨奇涧,构成了高椅岭奇特的景观。那陡峭的龙脊,仿佛是大地的裂痕,让人既望而生畏又心驰神往。站在龙脊之上,脚下是万丈深渊,头顶是蓝天白云,一种征服自然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周边的湖水清澈碧绿,与红色的山体相互映衬,宛如一幅绚丽的水彩画,美得让人窒息。
郴州的水,是大地的血脉,是灵动的诗篇。东江湖,无疑是郴州最璀璨的明珠。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湖面上,整个湖面被一层轻纱般的薄雾笼罩着,如梦似幻,仿佛人间仙境。渔夫们划着小船,在雾中若隐若现,宛如画中之人。随着太阳渐渐升高,雾气慢慢散去,湖水变得清澈透明,波光粼粼。湖水纯净浩瀚,水质达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捧起一掬湖水,清凉甘甜,沁人心脾。
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郴州的山水孕育出了淳朴善良、热情好客的郴州人。在这片土地上,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关系融洽。当你走在郴州的大街小巷,总能感受到那浓浓的人情味。走进一家小店,老板会热情地招呼你,为你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栖凤渡鱼粉。那鲜美的鱼汤
郴山、郴水、郴情,是郴州的灵魂所在。它们相互交融,相互映衬,构成了郴州独特的魅力。无论我走到哪里,心中始终眷恋着这片土地。因为这里有我最熟悉的山水,有我最亲爱的家人和朋友,有我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郴山郴水总关情,这份情,将永远流淌在我的心中,成为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作品点评
《重峦叠翠几千春》文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东江湖的浩渺、苏仙岭的灵秀,更将郴州鱼粉的烟火气娓娓道来,情景交融中展现了对家乡的深情,读来令人回味无穷。《东江湖记:一日入画,满心皆景》这篇游记以细腻笔触勾勒东江湖之美,从雾漫小东江的朦胧诗意,到东江大坝的雄浑壮阔,再到龙景峡谷的灵动清幽,层次分明。《郴韵悠长:山水与情愫的交响》本文以诗意笔触勾勒郴州全貌,从莽山的苍莽、高椅岭的奇绝,到东江湖的灵秀,山水描写兼具画面感与神韵。更融入人文温度,以鱼粉、人情串联起 “郴情”,让自然之美与烟火之气交相辉映。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金香
二审:张振萍
三审:李艳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