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487.邓淑琴 | 郴州市第十五中学学生
2025-07-17 18:01:24

  邓淑琴

郴州市第十五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邓淑琴,女,2009年1月出生,郴州市第十五中学学生。在第十八届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湖南省初赛获二等奖;在学校“中国故事征文竞赛活动中荣获二等奖,在学校讲好“中国故事”竞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在校级硬笔书法比赛活动荣获三等奖。

代表作品

一方水土一方魂

参赛作者:邓淑琴郴州市第十五中学

指导老师:吴文秀郴州市第十五中学

郴州这座湘南古城的山水孕育着独特的人文风貌,在历史的长卷中铺陈出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苏仙岭的灵秀,东江湖的澄澈,半条被子的温暖,共同编织成这片大地最深沉的精神摇篮,诉说着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最淳朴的情感纽带。

千年文脉的守护者——苏仙岭。这座被称作“天下第十八福地”的灵山,虽不及五岳之巍峨雄奇,却以独特的文化滋养着郴州人的精神世界。漫步山间,苍松翠柏掩映下的石壁上,千百个“福”字如群星闪烁,每个字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希望。白鹿洞中黑暗幽深,传说中苏耽在此修炼飞升的故事,为山峰涂上了一笔神秘的色彩。登临屈将室,张学良将军曾在此望断南天,石墙上的斑驳痕迹无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苏仙岭四季皆为画卷:春有山花烂漫,夏有骄阳似火,秋有秋高气爽,冬有玉树琼枝。登临苏仙岭山顶,仰看梵高所画的星空闪烁,俯瞰万家灯火似繁星落于人间,每一盏都藏着故事。这座山成为郴州人心中的文化地标,见证着城市变迁,守护着文脉传承。

碧波荡漾的生态画卷——东江湖。如果说苏仙岭是郴州的风骨,那么东江湖便是这座城市的脉搏。雾锁烟迷隐仙境,舟行水上泛银光,轻妙般的雾气缭绕江面,仿佛步入仙境,一叶扁舟悠然前行,水面泛起层层银光湖水清澈见底,在阳光下泛着翡翠的光泽,美不胜收。江湖中的水不仅养育着肥美的东江鱼。那令人咬一口回味无穷,全吃完陶醉其中的舌尖美味,更孕育着独特的渔家文化。渔舟飘浮,笛声动听,白浪如山的画面,构成郴州最有诗意的水墨画卷。

永不消散的人间真情——半条被子。在汝城县沙洲村半条被子的故事,历经几十载风雨,依然温暖如初。1934年寒冬,三名女红军借宿在村民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这看似简单的举动,却蕴含着共产党人与人民的鱼水情深。今天的沙洲村,成为党员干部的生动教材。这个故事超越了时空界限,成为郴州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体现了人民至上,是这片土地永不改变的初心。

郴州的山水有情,在苏仙岭的福字石刻里,在东江湖的渔家文化中,更在沙洲村的半条被子上。走遍五大洲,最美有郴州。这片土地教会我们:真正的福地,不仅是自然造化,更是人文积淀最美风景,不仅是湖光山色,更是人间真情。


作品点评

这篇文章以优美的文笔描绘了郴州的山水风光和人文情怀,展现了郴州的独特魅力。文章通过苏仙岭、东江湖和半条被子等元素,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纽带,以及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金香

二审:张振萍

三审:吴娜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