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梓琪
郴州综合职业中专学校学生
作者简介
李梓琪,女,2008年9月出生,郴州综合职业中专学校学生。担任班长和学习委员,在学校艺术节曾获歌唱比赛一等奖,演讲比赛获二等奖。
创作背景:这篇文章是作者2024年暑假与家人一起游玩莽山后的一天清晨所记。
代表作品
云锁五指峰
参赛作者:李梓琪(郴州综合职业中专学校)
指导老师:黄娣娟(郴州综合职业中专学校)
清晨推开窗,一阵带着草木清香的山风扑面而来,恍惚间,我仿佛又回到了“五一”假期在莽山的那一天。
那是个被薄雾笼罩的清晨,我们一行人来到莽山脚下。抬头望去,莽山宛如一位身披轻纱的巨人,神秘而巍峨。决定先乘坐缆车,体验一番空中俯瞰莽山的奇妙。随着缆车缓缓上升,脚下的景色逐渐变小,茂密的森林像是一块巨大的绿色绒毯,层层叠叠地铺展开来。远处的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仿佛是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卷。
下了缆车,我们向着五指峰进发。沿着山间的栈道前行,栈道修建得十分精巧,紧贴着山体蜿蜒盘旋。行走在上面,既有一种安全感,又能最大限度地欣赏到莽山的壮美景色。此时,云雾渐渐浓厚起来,宛如白色的轻纱,在山间飘荡。一会儿功夫,周围的景色便被云雾完全笼罩,我们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只能看到眼前数米的距离。
在云雾的笼罩下,五指峰更显神秘。隐约间,五座山峰如同巨人的手指,直插云霄。随着云雾的飘动,五指峰时而露出全貌,时而又被云雾遮挡,每一次变化都给人带来新的惊喜。我静静地站在观景台上,看着眼前这如梦如幻的景色,心中感慨万千。在城市的喧嚣中生活久了,早已忘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壮美。此刻,站在莽山之巅,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微风的吹拂,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爬山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陡峭的山路让我气喘吁吁,双腿也渐渐变得沉重起来。每当想要放弃的时候,总会看到身边有当地的老乡,他们背着沉重的货物,脚步依然稳健,脸上洋溢着朴实的笑容。他们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还会时不时地鼓励我们几句:“加油啊,前面的景色更美!”这些温暖的话语,给了我继续前行的动力。
记得在半山腰休息时,遇到了一位卖山货的大叔。他的摊位上摆满了各种山珍,有野生的香菇、木耳,还有自己制作的山果脯。我们买了一些尝尝,味道鲜美极了。大叔一边给我们介绍着这些山货,一边讲述着莽山的故事。从他的口中,我们了解到莽山的历史,了解到这里的人们与大山和谐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一刻,我不仅被莽山的自然风光所吸引,更被这里淳朴善良的人们打动。
终于,我们登上了五指峰的最高点。站在这里,俯瞰着群山,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云雾在脚下翻滚,仿佛自己已经成为了这仙境中的一员。看着眼前的美景,我不禁感叹:郴州的山,是如此的壮美;郴州的人,是如此的热情好客。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守护着这片美丽的土地,也让每一位来到这里的游客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如今,虽然已经离开了莽山,但那段美好的回忆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每当想起那云雾缭绕的五指峰,想起那些热情的郴州人,心中便充满了温暖与感动。我想,这就是旅行的意义吧,不仅能欣赏到美丽的风景,更能感受到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收获一份难忘的经历。
作品点评
这篇文章文笔优美,充满感染力。作者以回忆的方式开篇,自然引入对莽山之旅的记述。在景物描写上,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展现莽山的巍峨与壮美。叙事中融入个人情感,从城市喧嚣到山间宁静,心理变化细腻,使情感真挚可感。结尾升华主题,点明旅行意义,收束自然,让读者不仅领略莽山风光,更体悟到旅行背后的内涵。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金香
二审:张振萍
三审:吴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