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郴新
郴州综合职业中专学校学生
作者简介
段郴新,女,出生于2008年7月,郴州综合职业中专学校学生。担任学校宣传委员。
创作背景:这篇文章是作者在安静的一个清晨散步北湖公园的所看所想所感。
代表作品
湖畔拾忆
参赛作者:段郴新(郴州综合职业中专学校)
指导老师:黄娣娟(郴州综合职业中专学校)
晨光透过纱帘洒在书桌上,那片从北湖公园捡回的枫叶书签泛着柔和的光泽,恍惚间,记忆的齿轮又转回了那个闲适的傍晚。
暮色初临时分,我漫步在北湖公园的石板路上。湖面如同一面未经打磨的铜镜,倒映着天边绚丽的晚霞,偶尔被调皮的鱼儿轻吻,泛起层层涟漪,搅碎了漫天霞光。岸边垂柳依依,细长的枝条随风轻摆,宛如少女的发丝,不时扫过游人的肩头。沿着湖畔前行,不远处的九曲桥蜿蜒在水面上,桥上游人往来,或驻足拍照,或凭栏远眺,欢声笑语回荡在湖畔。
走着走着,思绪不禁飘回到上次来北湖公园的场景。那是一个细雨蒙蒙的春日,湖面上笼罩着一层薄雾,宛若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当时,我正为工作上的琐事而心烦意乱,偶然踏入这片宁静之地。漫步在雨中的湖畔,听着雨滴落在湖面的滴答声,看着雨丝在荷叶上聚成晶莹的水珠,心中的烦躁竟渐渐消散。正如杨万里笔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悠然,北湖公园总能在不经意间,给予人们心灵的慰藉。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北宋词人秦观曾在郴州留下这样深情的词句,道尽了郴州山水的柔情。此刻站在北湖之畔,我愈发理解了这份情感。远处的苏仙岭若隐若现,与北湖相映成趣,山水相依的美景,恰似一幅浑然天成的画卷。郴州的山,是坚韧的脊梁,守护着这片土地;郴州的水,是灵动的眼眸,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正沉浸在美景中,一阵爽朗的笑声打断了我的思绪。循声望去,几位当地的阿姨正围坐在石凳上,一边编织着手中的毛衣,一边谈笑风生。她们热情地与过往的游人打招呼,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不禁想起,上次来公园时,也曾遇到一位热心的老伯。当时我在湖边迷路,老伯不仅耐心地为我指路,还热情地向我介绍北湖公园的历史和趣事。他说起郴州的山水和人文时,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那质朴而温暖的笑容,至今仍留在我的记忆中。正如郴州的山水一般,郴州的人也有着独特的魅力,他们的热情好客,让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夕阳渐渐西沉,余晖将整个北湖公园染成了暖金色。归巢的鸟儿掠过湖面,留下一串清脆的鸣叫。我依依不舍地踏上归途,心中满是对这片宁静之地的眷恋。北湖公园,不仅是一处风景秀丽的休闲之所,更是承载着无数美好回忆的心灵港湾。它用山水的灵韵滋养着这座城市,也用淳朴的民风温暖着每一个人。或许,这就是郴州的魅力所在——山水有灵,人间有情。
作品点评
作者以枫叶书签为引领,串联起北湖公园不同时段的美景,将北湖山水的灵动与柔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在人物刻画上,通过阿姨谈笑、老伯指路等场景,凸显郴州人的热情好客,情景交融自然。作者将个人情绪融入景色变化,从工作烦躁到心灵慰藉,情感转变真实,结尾道出郴州“山水有灵,人间有情”的独特魅力。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金香
二审:张振萍
三审:李艳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