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彦
郴州市第一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梁思彦,女,2009年3月出生,目前就读于郴州市第一中学,共青团员。多次获得市、区、校级“三好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市、区组织的各类比赛,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创作背景: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郴州姑娘,她希望借此次比赛的机会,以淳朴的语言向大家分享郴州印记,让大家感受到郴州的魅力,让郴州的故事续写出更精彩的篇章。
代表作品
郴承相依,林邑情续
参赛作者:梁思彦(郴州市第一中学)
指导老师:黄素丽(郴州市第一中学)
有人说家乡是一湾流淌在心间的碧水,波光里荡漾着孩童嬉笑的欢语,涟漪中镌刻着岁月更迭的印记。而萦绕于我魂梦的,是那个将天地灵气揽入怀中的山水秘境——郴州。这座被南岭余脉环抱的古城,不仅有着林中之城的绿意葳蕤,更蕴含着千年文脉的古朴韵味。
初识这座城,是父亲握着我的小手,在泛黄的信笺上描摹郴字的轮廓。双木成林,城在绿意里生长,铅笔尖在纸上游走,沙沙声里仿佛涌动着莽山林海的松涛,氤氲着雾漫小东江的晨霭。当“郴”字一笔一画在纸上逐渐显现,这座城以其独特的绿意和诗意,在我心中悄然种下了一颗永不褪色的乡愁种子。
记忆中最斑斓的童年光景,是沉浸在弥漫着宣纸清香的教室里。我们的美术老师——湘南邝氏剪纸传承人,总能把三尺讲台化作非遗传承的小天地。仍记得他布满老茧的手掌轻轻托起红纸的那一刻,阳光恰似调皮的小精灵,穿过教室的玻璃窗,在纸面上洒下细碎的光斑。剪纸讲究‘千剪不断,万刻相连’″,老师边说边将对折的宣纸捏在指间,剪刀轻巧地上下穿梭纸面。随着剪刀的舞动,纸屑轻盈地飘落。待他缓缓展开作品时,一幅栩栩如生的《喜鹊闹枝头》作品跃然纸上,教室里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叹声。还记得在那些静谧的午后,我们屏息凝神,精心雕琢着手中的窗花。当剪刀划破最后一道褶皱,我们迫不及待地举起作品。看到作品完美呈现时,那眼眸中跳动的星光,大概就是青春最璀璨的模样。每当回想起教学楼长廊里挂着的学生作品,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那是传统文化的力量,是我们灵魂深处跳动的文化基因。剪纸,不仅仅是艺术的呈现,更是情感的寄托,它将跨越时空的界限,将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与热爱紧密相连,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若说剪纸是刻在郴州人骨子里的雅韵,那红色记忆便是融入血脉中的炽热灵魂。在湘南起义纪念馆的陈列柜里,那盏锈迹斑驳的煤油灯,静静地映照着那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每一道斑驳的锈痕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的老屋中,徐解秀老人缝补的针脚紧紧牵动着每位来访者的心弦,编织着跨越时空的温情与感动。义帝陵前,百名少年齐声诵读《少年中国说》,那稚嫩却坚定的声音,如春雷乍响,与两千年前的楚风汉韵跨越时空的界限,遥相呼应。这座城,以红色遗迹为经线,以历史脉络为纬线,将信仰的种子种进每个孩子的心田,让革命精神的火种在时间的洪流中熊熊燃烧,让那份对理想的坚守、对信念的执着,成为我们心中最坚定的力量源泉,让红色记忆的光芒照亮未来的征程,指引我们向着更加辉煌的明天奋勇前行。
如今的郴州,古韵与新辉正交织成动人的交响乐章。在711时光小镇中,虚拟导游打破文化传播的时空壁垒,带领我们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光辉岁月,在科技的助力下重新焕发生机;高椅岭地质公园里,无人机航拍着丹崖碧水的壮丽景观,地面的生态监测系统默默守护着这份自然的宝藏,科技与自然和谐共生;资兴三都古镇,昔日繁华的街道上,传统的手工艺品店纷纷引入线上销售模式,让古镇的传统手艺通过网络平台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这座城市中,无论是在现代科技助力下重获新生的历史文化遗迹,还是被新发展理念注入活力的民俗风情,都在讲述着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与风采。那些承载着岁月记忆的古迹与民俗,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正焕发出别样的光彩。在这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画卷中,我们看到了历史的延续,也看到了未来的希望。让我们携手前行,用创新与智慧守护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在时代的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照亮我们迈向未来的每一步。
郴州的故事在岁月的洗礼中不断沉淀,酝酿出新的芬芳。那些被非遗文化深深浸润的童年回忆,被红色精神点燃的青春岁月以及被山水灵气滋养的深厚情感,是郴州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记。我们与这座城,共同见证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底蕴,也共同憧憬着未来的美好与希望。愿我们将心中的深情与热爱融入每一个字句,让郴州的故事在我们的手中续写出更加精彩的篇章。
作品点评
文章以 “郴” 字起笔,串联起剪纸非遗的雅韵、红色记忆的炽热与古今交融的城市脉动,将个人乡愁、文化传承与时代发展熔铸一炉,铺展郴州既存于记忆又生长于当下的长卷。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本季度若与荣誉擦肩,请不要停止热爱,下轮角逐的大门依旧为您敞开。
编辑:李金香
二审:张振萍
三审:吴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