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469.李科翰 | 郴州市宜章县第一中学学生
2025-06-26 17:53:16

  李科翰

郴州市宜章县第一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李科翰,男,出生于2008年6月,郴州市宜章县第一中学。

创作背景:作者非常喜欢文学创作,喜欢用笔来描绘自己的世界,构建出一个多彩的文学世界。

代表作品

郴山郴水郴城

参赛作者:李科翰郴州市宜章县第一中学

指导老师:陆启敏郴州市宜章县第一中学

湘南边陲,南岭腹地。山作骨,土作肉,水作血,人作魂,这无疑是对郴州最贴切的概括。而若问湘人“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之名号从何而来,或可从郴山郴水中窥知一二。

郴州的山是具有男子气概的。飞天山,被仙人安放于大地之上,造物主在此摒弃了司空见惯的青乌黛,而转向用最艳丽的色彩,最粗犷的笔画,最瑰丽的想象赋予了飞天山粗砺与细腻,将山体本身的形态展现于旅人面前。若说飞天山是造物者不拘小节的简约之作,而万华岩则是“岩”如其名,它如同一件繁复而奢侈的法袍,令人头晕目眩。当你泛舟在地下暗河时,市井的喧嚣,便冰消雪融。岩壁上沉积出一条条细线,好像流苏随风漂浮,石柱好像是世上最狂热的艺术家之手雕琢的,雕出盘根错节,雕刻出万般雍容华贵,山川河流汇集于一窟之中。苏仙岭不高,更多了一份人间生活气息。沿着山道而上登临苏仙观,见山间雾气缭绕,树木葱茏,清幽可喜。石道上人来人往,一大家子拾级而上,小孩告诉老人:“站在苏仙岭上可以俯瞰整个郴州城”。山下有老奶奶卖豆腐脑,一块钱一碗,白嫩嫩的豆腐脑上浇一勺白糖,甜而不腻。我常坐在山脚的石凳上,一面吃,一面看晨练的人们上上下下。他们大多面色红润,步履矫健,像是常登山之故。

郴州的水是具有女子柔性的。温婉的郴水牵引着郴山,当远处刀砍斧劈半的山岭成为背景,当澄清如玉的东江湖水铺开舞台,如同西施的浣纱朦胧了这方水土。郴江流入城中,他眷恋这座江南之城,慢慢地停下来,浸润了市井中的柴米油盐,映照着万家灯火。城市依河而建,人们会在河边淘米、洗衣或打水浇灌那九丈见方的农田。漫步于老城区,或可见得几座石拱桥,桥面中央或已经磨得细腻如绸。几百年里,他一直站在那里,直到老得成为河水的一部分。

郴州的山水哺育着郴城的人民。曾经贫瘠的土地让人难以完全征服,但郴人不曾退缩。在漫长的风雨中,在不舍昼夜的劳作中,汇成了一首史诗。他们吃尽了开拓的苦,写下了一切故事的开头。更别提隐藏于青灯黄卷中的骡马古道,虽小却是由湘入粤的必经路。可以想见当年无数的青年才俊或从这里踏上征途,追梦远方;或重归故里,建设家乡。

傍晚时分,夕阳给城市镀上了一层金色。五岭广场,好多市民已经出来散步了。孩子们追逐嬉戏,年轻人打着羽毛球,老人们随着音乐跳着广场舞。这种平凡而温馨的画面,突然让我明白了千年郴城的魅力——不仅是满城的历史沉淀,更是这沉淀中绽放出蓬勃的生命力。


作品点评

将对郴州的情感融进了郴山郴水郴城里面,他用清新的笔触描绘出了浓浓的情感,为我们展示出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立体多维的郴州画卷。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金香

二审:张振萍

三审:吴娜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