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怡洁
作者简介
邓怡洁,女,出生于2008年3月,就读于郴州市宜章县第一中学,担任过学生会干部、班干部,获2024年“歌曲里的科学”活动三等奖。
创作背景:作者去郴州苏仙岭游玩时有幸见其壮丽美景,内心不免有感而发,由景生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代表作品
漫步苏仙岭
参赛作者:邓怡洁(郴州市宜章县第一中学)
指导老师:陆启敏(郴州市宜章县第一中学)
是夜,月色朦胧。
我躺在民宿的床上,看着窗外的风景久久不能入睡,轻柔的音乐、热闹的舞曲似乎还回荡在我耳边,萦绕在我心头。窗外的树林在月光的照耀下明暗交错,枝条横贯,擂鼓般的心跳仿佛一直在向我呐喊着,这里,就是我所深爱着的家乡——郴州。
我是昨晚上来到苏仙岭的。入住民宿后,老板娘热情的招待了我,“恰饭了冒?冒恰?坐各里来,一起恰。”我欲推辞,但抵挡不住她的热情,于是便入了座。“各是栖凤渡鱼粉,好恰的嘞”老板娘向我推荐道。看着清亮透底的鱼粉汤,红油点缀其间,玉一般的粉在其间缠绕,我忍不住大吃一口,米粉爽滑劲道,鱼肉鲜嫩多汁,鱼汤爽口鲜美,回味无穷。我对此赞不绝口,老板娘也很高兴,忙招呼着我多吃一点。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照耀在苏仙岭上时,我已做好了登山的准备。从山脚下望去,整座山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犹如一颗璀璨的绿宝石,在晨曦中熠熠生辉。雾气弥漫开来,草木葱郁,层峦叠嶂,整个苏仙岭仿佛被一层轻纱所笼罩,一切都变得朦胧而神秘,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令人心神向往,忍不住想去一探究竟。
走进苏仙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万福山。峭壁上,大大小小的“福”字苍劲有力,让我应接不暇。透过这些字,我仿佛感受到了每一笔蕴含的祝福和祈愿,更是体会到了中国书法的魅力。沿着一旁的石阶小道蜿蜒而上,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夹杂着泥土的芬芳和花草的香气,郁郁葱葱的树木遮天蔽日,阳光透过树叶,在地上留下斑斑点点的痕迹。
穿过一片苍松翠竹,一面石碑映现在我眼前。“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我情不自禁轻声念出,这里就是著名的三绝碑了。词句在阳光下明暗交错,行书的起笔如惊雷乍起,收笔似流云舒卷,“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八字尤为苍劲,笔画间的飞白仿佛裹挟着秦观当年的失意与怅惘。碑旁草木葳蕤,光影斑驳落在碑面,恍惚间,仿佛能听见千年前文人墨客在此凭吊的叹息。
继续往上走,便看见了白鹿洞。它隐匿于葱茏山林间,仿若被时光珍藏的世外桃源。洞口两侧,青石如巨兽盘踞,经年累月的苔藓如墨绿绒毯层层覆盖,在薄雾中泛着温润的光泽。洞口上方,“白鹿洞”三个古朴大字遒劲有力。步入洞内,凉气裹挟着湿润的水汽扑面而来,耳畔是潺潺的滴水声,如一曲天然的乐章。洞外溪水叮咚,与洞内的回响交织,四周绿树成荫,鸟鸣婉转,仿佛一处远离尘嚣的秘境,静静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我不禁闭上了双眼,品鉴着这独属于大自然的演唱会。
不知不觉,我便到达了山顶。眼前豁然开朗,极目远眺,整个郴州城尽收眼底,一幅气势恢宏的自然人文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连绵起伏的山峦仿佛是大地的脊梁,在天际勾勒出雄浑的轮廓,树木郁郁葱葱,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高楼大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车水马龙的街道热闹非凡,晶莹剔透的郴水环抱着郴城,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自己的脚下。
等我下山时已是傍晚,天空被夕阳染成了血红色,山林浸泡在一种半黑半红的色彩中,天边仿佛燃起了大火。回到民宿,老板娘邀请我一起参加他们的篝火晚会,许多陌生人坐在篝火旁,却不见丝毫的疏离感,氛围一度温暖且热闹。此时我才知道老板娘是个瑶族人,她换上了瑶族特有的服装,带着我们一起跳起舞来,还有鲜榨的脐橙汁免费品饮,轻抿一口,果汁在舌尖迸开,饱满的酸甜味瞬间铺满味蕾,余味中橙香持久不散,仿佛连呼出的气息都染上了橙林的明媚。
或许只有郴州的一草一木,才是我心中真正的心之所向。
作品点评
该作品以旅人游记为视角,采用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详细描写了郴州苏仙岭这一特色景点及当地特色美食、活动等,首尾遥相呼应,表达了作者对郴州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金香
二审:张振萍
三审:吴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