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淑慧
郴州市永兴县第三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黄淑慧,女,2008年3月出生,郴州市永兴县第三中学学生,喜欢读书和体育锻炼,多次获评“优秀班干部”。
创作背景:作为土生土长的永兴本地人,作者走遍了永兴大大小小的街道,对永兴的风土人情了如指掌。她的创作背景来自小时候在乡间、稻田里无忧无虑地玩耍,见过春夏秋冬的变化,例如母亲河般的便江、古色古香的板梁古村、大自然鬼斧神工形成的丹霞地貌、独一无二的银文化,为她提供了无尽的灵感,让她得以尽情的倾诉对这片土地的眷恋。
代表作品
永兴,情韵悠长
参赛作者:黄淑慧(郴州市永兴县第三中学学生)
指导老师:朱 超(郴州市永兴县第三中学学生)
在三湘大地的一隅,郴州市永兴县静卧于郴山郴水的环抱之中。它似一本古朴的书卷,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又像一首悠扬的古曲,每一个音符都饱含深情。“郴山郴水郴情”青少年文学大赛的开启,如同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永兴的少年们得以尽情倾诉对这片土地的眷恋。
永兴的山,是大自然慷慨的馈赠。七甲的天台山,以其独特的丹霞地貌闻名遐迩。红色的山体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古朴而庄重的光泽。踏山登山的小径,脚下的石块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沿途的奇峰石,有的像展翅欲飞的雄鹰,有的似静坐沉思的智者,每一处景致都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站在山顶,极目四望,连绵的山脉与天边相接,山间云雾缭绕,宛如一幅泼墨山水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那山风,带着山林独有的清新与甘甜轻拂过脸颊,让人沉醉。
永兴的水,是大地灵动的脉络,便江悠悠流淌,宛如一条碧绿的丝带贯穿永兴。春日里,河岸两旁的垂柳抽出嫩绿的新芽、细长的柳枝垂落在水面上,随着微风轻轻摇曳,似是在与河水私语。夏日,便江成与人们避暑的好去处。孩童们在浅滩处嬉戏玩水,笑声如银铃般清脆,溅起的朵朵水花,折射出阳光的七彩光芒。秋日,落叶飘落在江面,随着水流缓缓飘荡,像一场无声的告别。冬日,便江在薄雾的笼罩下,多了几分神秘与静谧,宛如一位蒙着面纱的女子,让人忍不住一探究竟。
永兴的情,是刻在骨子里的温暖与传承。在那古色古香的板梁古村,岁月仿佛放慢了脚步。古老的青石板路,被无数行人的脚步打磨得光滑锃亮;斑驳的墙壁,见证着家族的兴衰变迁。每逢传统佳节,古村里便热闹非凡。长辈们精心准备着丰盛的菜肴,传承百年的美食制作技艺,在一双双巧手中得以延续,孩子们穿着新衣,在古巷中穿梭玩耍,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村落。而传承千年的银文化,更是永兴情的生动写照。永兴作为“中国银都”,银匠们用精湛的手艺,将生活的热爱与祝福,融入一件件精美的银器之中。
如今,在新时代的新浪潮里,永兴在发展的道路上大步迈进。新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科技的力量为这片古老的土地注入新的活力。而我们,作为永兴的青少年,在郴山郴水郴情的滋养下成长,更应肩负传承与创新的使命。
作品点评
语言优美流畅,情感真挚动人。文章以“山、水、情”为脉络,层次分明地展现了永兴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底蕴,体现出较强的观察力与感悟力。文中对天台山、便江四季、板梁古村等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富有画面感,能引发读者共鸣。同时,文章主题积极向上,既有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回望,也有对时代发展的思考与展望,体现了青少年的责任意识与家国情怀。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金香
二审:张振萍
三审:李艳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