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445.黄俊朝 | 郴州市临武县第二中学学生
2025-06-25 18:05:45

  黄俊朝

郴州市临武县第二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黄俊朝,男,2008年8月出生,郴州市临武县二中学生,语文课代表。

创作背景:作者平时热爱阅读,钟情于文字,喜欢徜徉于山水之间,拥抱大自然。曾跟随家人畅游东江湖,被这一方山水美景感动,于是记下心中的感受。

代表作品

浸水秋墨染 风吹雾岚散

参赛作者:黄俊朝郴州市临武县二中

指导老师:蒋平生郴州市临武县二中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张若虚笔下的春江月色,恰似郴州东江湖的晨昏交替。当赤日初升时,雾岚如素娟般在群峰间舒展,待云开雾散处,可见山水相映成趣的永恒画卷。——题记

小东江的渔火

未及破晓,我们已踏着露水走向小东江,山风裹着水汽扑面而来,像无数双冰凉的手抚过面颊。两岸青山在墨色中勾勒出起伏的剪影,远处几点渔火明灭,恍若《诗经》中“夜如何其?夜未央”的句子飘落人间。父亲举起相机,镜头里渔人撑篙的剪影与天边渐露的鱼肚白相互重叠,母亲紧握我的手,妹妹数着芦苇丛中忽闪的流影,萤火与渔火在雾中交织,如梦似幻地流动着,仿佛一幅流动的星河画卷。

雾岚在消散

天还未亮透,东江湖面便浮起一层青灰色的薄纱,山影沉在墨色里,像被揉碎的宣纸,此刻未醒的雾岚,裹着深沉的呼吸,将天地织成半透明的茧。

当第一缕霞光刺破云层时,江面忽然苏醒了,金光泼洒的刹那,雾岚如纱幔被无形的手撩起,露出东江湖的眉眼——远山层叠如黛,近水澄澈似镜。而那些雾气并未完全退场,它们在光束中游弋,像是被惊扰的晨仙遗落的璎珞,渔夫的乌篷船滑过水面,橹声搅碎倒影,惊起一滩鸥鹭,羽翼掠过天际时,我恍惚看见了千年前的范仲淹笔下“红尘往来人”的剪影,却比诗中更添三分灵动。

太阳已经升起来了

赤轮渐渐染红了整片天空,兜率岩上最后一缕雾岚也被晨风吹远,化作漫天流云。退去朦胧的东江湖波光粼粼,一碧万顷,犹如一块经过打磨的蓝色宝石镶嵌在群山之中,让人沉醉。几艘游艇飞驰而过,溅起的水花惊散了鱼群,波光跃动时,仿佛有人往湖中撒了一把碎银。远山也露出了它骨子里的清俊,巍然耸立,怀抱着这一湖碧水。山上的飞泉流瀑,在阳光下化作了七彩长虹。父亲忙着把这晨光中的东江湖收入镜头,妹妹已举着草帽追蝴蝶去了,红裙子在晨光中忽闪忽闪,唤醒了沉睡的露珠。

这个洞里有妖精

九时许,我们乘坐游艇来到兜率岛溶洞。一到洞口妹妹就惊呼,“妖精!这个洞里有妖精!”我走近一看,哪有什么妖精,原来是有几个穿着白裙子的女生在跳舞,看那妩媚的眼神,优美的舞姿,可是一般妖精比不了的。

跟着导游的脚步,我们看到了千姿百态的钟乳石,有的像玲珑宝塔,有的似一柱擎天,有的像仙女散花,有的似夸父逐日,有的像犀牛,有的像骆驼,钟乳石在霓虹灯下流淌着银河,大家目不暇接,纷纷惊叹造化的神奇。石笋森林中,父亲讲起地质变迁的故事,这些石头比《山海经》里的神兽更古老,这亿万年的传奇,如此生动,如此真实,我承认我已经被震撼到了。母亲用丝巾裹住妹妹怕她着凉,当阳光直射洞顶的“瑶池”,亿万年凝结而成的水珠突然坠落,在妹妹手中绽开晶莹的水花。

归途中,山风拂过松林,传来阵阵涛声,小车在盘山公路上蜿蜒前行,道旁的红花正在阳光下尽情绽放,蓝天、碧水、青山、红花,还有空中那飞翔的白色精灵,好一幅色彩明丽的山水长卷!


作品点评

本文以时间为线索,记下了畅游东江湖的真实感受,晨雾中的东江湖犹如一位梦中仙子,随着赤日东升,渐露妆容,作者用他灵动的笔触写出了景物的变化过程,色彩鲜明,动静结合,行文流畅,层次清晰,于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家乡山水的热爱之情。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金香

二审:张振萍

三审:李艳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