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431.李雨真 | 郴州市永兴县第三中学学生
2025-07-01 17:36:04




李雨真

郴州市永兴县第三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李雨真,女,2009年8月出生,郴州市永兴县第三中学学生。热爱阅读,热爱生活,喜爱帮助同学,积极参与班上和学校各种活动,是班级的管理员。

创作背景:作者自小便在郴州长大,领略了郴州大好河山的美丽与其独特的人文,提笔将郴州独特的人文和美丽写下来,希望让更多人认识郴州,了解郴州的山、水、情。


代表作品

莽山作砚东江墨,儿女书写郴州情

参赛作者:李雨真(郴州市永兴县第三中学)

指导老师:史怡湘(郴州市永兴县第三中学)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在郴州驿站挥毫写下这千古绝唱时,或许未曾想到,他笔下的山水早已超越了地理的界限,化作了一方水土的精神图腾。郴州,这座湘南小城,以其独特的郴山、郴水,孕育出了深厚的郴情。郴山之峻、郴水之灵和郴情之厚,共同构成了郴州独特的魅力,成为了郴州人心中永远的眷恋。

郴山,是郴州的脊梁,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郴山的每一座峰都有其独特的姿态,它们或雄伟壮观,或秀丽清幽,在晨昏线交替中演绎着“阴阳割昏晓”的天地大观。莽山,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奇松怪石遍布,珍奇异兽繁多。莽山是瑶族同胞们的聚居地,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独特的瑶族文化。如今,莽山已经成为了旅游胜地,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游客们穿梭在莽山的林间小道,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莽山,它不仅是自然的宝库,更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让我们看见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郴水,是郴州的血脉,流淌着灵动与生机。郴州的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宛如一条条丝带环绕着这片土地。东江湖,是郴州的一颗璀璨明珠。湖水浩渺,碧波荡漾,四周青山环绕,景色美不胜收。清晨,湖面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气,宛如仙境一般。渔民们早早地驾着小船,在湖面上撒网捕鱼,那忙碌的身影镶嵌在湖面上的晨雾中。东江湖的水不仅美丽,还为周边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滋养着一方百姓。

郴情,是郴山郴水融合后的独特情感。在这里,人文与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郴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古老的村落里,白墙黑瓦的房屋错落有致,走进板梁古村的麻石巷里,就能感受到浓郁的烟火气息。村民们热情好客,他们的笑容和初晴的阳光一般温暖。而莽山瑶族人民举办的“盘王节”,通过祭祀、歌舞、对歌等活动来表达对祖先的崇敬,对生活的热爱,这也是郴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郴州这片土地上,郴州人民热情好客,善良淳朴,邻里之间互帮互助,亲如一家。同时,郴州人民也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去年夏天,郴水暴涨如怒龙翻腾,十万郴州儿女以肉身筑堤,将《山海经》中的传说改写成现代抗洪史诗。

郴山的每块丹霞都是时间的胶囊,郴水的每道涟漪都是生态的密码。当北斗卫星掠过南岭上空,那些映在东江湖里的星辰,辉映着新时代追光者在郴山郴水间写就的青春答卷。



作品点评

本文描写了郴州以“碧水丹霞”绘就山水画卷,莽山叠翠、东江湖雾漫仙踪,融红色基因与瑶乡风情于一体。今人续写抗洪壮歌,林邑之城以温泉氤氲、丹霞奇观,铸就“半条被子”暖人心的文旅诗篇。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本季度若与荣誉擦肩,请不要停止热爱,下轮角逐的大门依旧为您敞开。

编辑:陈琪

二审:张红萍

三审:李艳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