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428.史正浩 | 郴州市永兴县第三中学学生
2025-07-01 17:01:41





史正浩

郴州市永兴县第三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史正浩,男,2009年2月出生,郴州市永兴县第三中学学生。热爱生活阅读和跑步,乐于分享帮助他人

创作背景:近些年来,郴州的旅游产业蓬勃发展,许多游客在这里领略不同的风景,感受不同的人文精神。作者便也萌生了用文字来展示郴州的美,让更多人了解郴州人和这座美丽的城市。


代表作品

风吹苏仙,未了郴情

参赛作者:史正浩(郴州市永兴县第三中学)

指导老师:史怡湘(郴州市永兴县第三中学)

风,吹拂郴州,吹过苏仙,带走的是夏日炎炎,带不走的是情意绵绵。少年心中的盛夏永远炽热,因为每每听到老师口中孜孜不倦的教诲,也总能照映出师生心中对彼此的牵挂。

在数不清的日子里,我常坐在教室旁石阶前,藏在心底的浅浅思绪如游丝随清风沉袅,吹拂郴州,吹至苏仙。

那是中考之前,学校组织我们爬苏仙岭,为的是鼓舞我们冲锋前的“士气”,也意在为我们初中三年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夏天的太阳是那样“好客”,阳光倾泻般照射在苏仙岭上,为层层绿浪镀上粼粼金边,光晕扰得蝉不眠,奏出悠扬乐声,来回应这热情的夏天。清风徐徐轻拂山间的小道,轻轻拂过一个个稚气未褪又青春洋溢的脸。

在快离别的那几天,一切的一切是那样让人留念,因为不知下一次相见,会不会感慨“今夕是何年?”

李老师年近半百,还依旧陪着我们奔赴苏仙岭,却不知早已藏不住鬓角之前,青丝翩翩。比起说是师生情谊,我觉得,我们之间更胜似友情,她愿意在我们因青春懵懂而烦恼时,当一位安静的倾听者,也愿意在我们因成绩波动而迷茫无措时,做一位沉稳的摆渡人。这次爬苏仙岭,让我回忆起种种以前,一个个画面在脑海中闪闪发光、熠熠生辉,却也留不住我们步步向前,奔向苏仙,去奔赴,去感受一场大自然的邀约与活力的碰撞。

苏仙岭的小道吹来的风,带来一丝凉爽,与外边炎热不同,这里就像古代文人墨客会来游山画水,避暑作诗的地方。一路上,绿意不绝,阳光穿透树叶间的间隙,在小道上洒下星光点点,有些好胜心强的同学出发即冲刺,想比比谁能一马当先,不必笑他们心急,“此时阳光正好,风过林梢,彼时的他们,也正当年少。”老师只轻轻嘱咐他们注意安全,我们几位同学并不着急,默默走在老师旁边,欣赏草色连延,倾听蝉鸣不绝,人生路漫漫,不妨驻足欣赏路旁风景,世界远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向往的诗与远方。漫步在这如同卧龙般盘曲的小道,让人不禁感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或许这就是学校无言的教诲与鼓励。

风,吹走了灰喜鹊的欢叫,带来了远方悠扬的钟声,轻轻地飘过苏仙岭,太阳也静悄悄,欲落下地平线,悄悄是离别前的喧嚣,不舍是重逢前的苏仙。“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我们虽珍惜眼前,但终不抵时光飞逝,或许美好的时光向来短暂,这样才能让回忆有价值。一路上走走停停,眨眼间也到了山顶,那些冲刺的同学早已等候多时,远远眺望,车水马龙如同蝼蚁一般,不得不让人感慨自然的神工鬼斧,只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老师组织我们一起拍照留念。人类虽未发现逆转时间的奥秘,所以发明了摄影,让思念的场景具象化。拍完照后,老师语重心长:“这一路走来,有些同学很快登顶,有些同学也步步紧跟,到达的时间不同,但终点却一样精彩。中考只是人生中的一个结点,但不是终点,我们相聚在此,我发自内心祝福大家,中考大捷!”李老师的笑容那样灿烂,使得骄阳与其相比也逊色三分,这一笑也深深烙印在我们心中。

风,吹不走回忆,也容不下思念,能容下思念的是郴州苏仙岭,是漫步在山间,是相片中笑脸,“苏岭云深千向处,长留师生未了情。”这就是我心之所向的郴山郴水,和我挂牵的郴情。



作品点评

郴山郴水间,苏仙岭的风裹挟着少年心事与师恩绵长。李老师鬓角微霜仍踏路而行,将谆谆教诲化作林间清风,与蝉鸣共谱青春诗行。石阶苔痕里藏着光阴的故事,登高回望时,师生长长的身影与绵延山道,终在落日熔金中镌刻成永恒的青春印记。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本季度若与荣誉擦肩,请不要停止热爱,下轮角逐的大门依旧为您敞开。

编辑:陈琪

二审:张红萍

三审:吴娜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