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420.刘羽婷 | 郴州市永兴县第三中学学生
2025-06-26 11:03:38



刘羽婷

郴州市永兴县第三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刘羽婷,女,2009年9月出生,郴州市永兴县第三中学学生,共青团员。她性格开朗、诚实守信,善于与人沟通交流,平日里热爱阅读和运动。

创作背景:郴州以其山水交融的独特魅力令人流连忘返,书写这座城市,既是为了珍藏旅途中的感动,更想让更多人领略这方山水的灵秀之美,为此作者创作了《赏郴景,蕴郴情》这篇作文。

代表作品

赏郴景,蕴郴情

参赛作者:刘羽婷(郴州市永兴县第三中学)

指导老师:曹   妫(郴州市永兴县第三中学)

郴州以她独特的风姿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无论是高耸挺拔的山峰还是清澈灵动的湖水,抑或是那深厚的人文底蕴,都让人心生向往。山川壮丽,水光潋滟,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家乡的深情。

郴州之山,以莽山为最。山水重叠,树林莽莽,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它有着与其他地方不一样的静谧。它犹如一位苍老的巨人,屹立在云端之上,任凭岁月的流水轻轻拂过它的身子,千百年来未曾有过动摇。群峰环绕,犹如一位坚强的守护者,用强大的羽翼庇护这片净土。让我大为惊叹的还是莽山的瀑布,瀑布从高耸的山峰倾泻而下,如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莽山薄如纸,却坚如磐石,这都是来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还是一座“不用爬的山”,莽山索道,作为连接人与自然的一座桥梁,不仅展现了科技的力量,更实现了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它以独特的方式引领我们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使用了现代科技的手段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郴州之水,以东江湖为名。郴州自古便是人文墨客汇聚之地,宋代著名文学家秦观被贬谪至郴州,被当地的郴水所触动,写下了《踏莎行·郴州旅社》的佳作。“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笔下的东江湖如同一幅动人的画卷,缓缓展开在世人面前。东江湖,不仅以优美的自然风光令人心旷神怡,更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人沉沦不已。此外,东江湖周边还保存着众多古迹,如资兴古城、回龙山古寺等,他们静静地诉说着这片土地古老的历史变迁。东江湖的水利工程也极为特色,巧妙的利用了地形地貌,既保障了防洪、灌溉、发电等多重功能,又最大限度的保障了原有的生态环境。这项工程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道道漫长的工序。正如古人所言“天人合一”,建设者们在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运用了一系列优势建立出了这一项水利工程。不仅体现了人发现自然,利用自然,改进自然的智慧,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更是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山水之外,郴州更是游子魂牵的归处。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座山、每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家乡的回忆,都是岁月长河中的历史痕迹。郴州的人文情怀更是温暖人心。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淳朴的民风民俗,体验郴州人的热情好客。无论是热闹非凡的城市生活,还是远离喧嚣的乡村小道,处处都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郴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瑶族的盘王节、湘南花鼓戏等,这些文化瑰宝都丰富了郴州的文化内涵,也让郴州的人文情怀更加深厚。无论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还是城乡之间的互帮互助,郴州人都以一种包容与理解的态度,构建和谐相处的融洽社会。

当晨曦初破,万籁俱寂之时,我总能感受到一股来自心底的暖流,那便是对郴州自然风光无尽的热爱与自豪。让我们带着一颗敬畏自然、热爱文化的心,走进郴州,去感受那份来自心底的震撼与感动。


作品点评

这篇散文以诗画交融的笔触勾勒郴州风骨,既见山河壮阔,亦显文脉悠长。作者巧妙运用时空双线:纵向上,展现历史与当下的交响;横向上,自然奇观与人文情怀相得益彰。结尾将乡愁升华为文明传承的隐喻,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本季度若与荣誉擦肩,请不要停止热爱,下轮角逐的大门依旧为您敞开。

编辑:陈琪

二审:张红萍

三审:吴娜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