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雅静
郴州市宜章县第一中学学生
郴山觅旅
参赛作者:邓雅静(郴州市宜章县第一中学)
指导老师:向 婕(郴州市宜章县第一中学)
这儿呀,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雨似乎是南方最基调的色彩,迎着微风,搭配阳光,雷电时来捧场,偶入浓墨夜色。寒来暑往,秋至春及,一年四季,近乎季季有着它的演唱会。隔着扇薄薄的窗,我望着那牛毛细丝般的常客,思绪不知不觉飞远,眼前随即浮现了那片莹莹葱郁。
更小些时候,所听过的山并不多,却是对莽山熟极了。常听周边同学论着,亲友之间谈着,有意无意间,我仿佛已经在那山里走了许多次。那一定很多树,那儿很高,也许有一两座吊桥,似乎还生活着猴子,有人曾看到了蟒蛇……只言片语便拼凑出我对莽山的所有印象。可人们都说眼见为实,直到真正立在它面前的那一刻,我的所有印象都似一朵阳光下的肥皂泡,“啪”的一声破裂了。在我眼前的,是更五彩斑斓的梦境,一座自然造物,一座宏伟的坐落郴州的高山。
一座座玻璃房儿似的缆车缓缓进入那阴凉的车间里,机械轰轰地鸣着,金灿灿的阳光洒在水泥地面,连空气飘着的尘土也银亮的,诱惑着人们前往。待我们寻机跳上了一座缆车,那欢乐的阳光跳跃在我们身上,恍惚便觉亮了天,眼里映现连绵一片的郁色。那层层的漫上了顶的林绿,这儿嫩芽刚出,油油的惹人眼;那儿却墨中带绿,大而宽的叶就缀在粗干上;有特别如裙摆的一片,看!就在那矮山腰舞着,山尖儿几棵奇形怪状的,针叶儿似水墨画一般的云杉耸立在那,恰好融入那片云海。谁都是兴致勃勃的样儿,下了缆车,踏在灰白色的水泥石阶上,隔着层厚厚的鞋底,却仍能感觉触到坚硬的石板。我们跟刘姥姥逛大观园似的,左看看右瞧瞧,周围的树已经融进更远的绿,深深浅浅,说不出来的盎然滋味,一时说不出个形容的词来。阳光映着树影,也透着碧色。正值盛夏的叶是如何茂盛,可“万类霜天竞自由”般蓬勃生机。我的血液沸腾着,一股一股充盈着心脉,心跳的很厉害。
便又忆起临近山顶的另一方天地,这剩了些山石,仍悄悄在某片岩壁或是巨石的几处罅隙露出些青草树丛。阳光早已不见了影,满世界笼在乳白的轻纱里,那淡淡的浮在石间的轻雾,缓缓地、缓缓地散在风中,隐约露出远处墨青色的石柱,是立于林间的望夫石。风又吹来了雾,四顾只是茫茫一片,纯然一色。这不似朦胧美景,倒像西游记里的天宫,莽山这雾实在使人如临仙境。
然而回的时候,下了场雨,我却如临精灵之地了。明明太阳还在呢,雨又落下了圆润湿滑的石阶积了几处亮晶晶的水洼,走近来看似浅浅的小河水潭,底边清晰见着的有:雨打下的几片叶儿,黑点般的小虫儿,水面隐约木栏、树冠的倒影,似琳琅满目的绿宝石般碧绿的叶。鸟儿叽喳一片,似是抱怨这突如其来的雨;虫儿吱喳一团,在潮润的空气里回应;人们嘀嘀咕咕抱怨着,抱怨它胡搅蛮缠,谁也无可避免地与它沾了几分亲密,抱怨湿了的裤脚,脏了的鞋底。然喜意又上了眉梢,似误入了仙境迷障,忽见了它的真面目,葱葱玉梢洗去尘土,珠玉蒙尘终显其妙。我们长久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熟悉了雨的韵律,爱极了它润物无声的绵绵情思,爱极了这养育了我们几代人的土地。
这座郴州名山,虽不及五岳,许不及云巅,然那白雾连蒙,又显得极高极远,那妙雨连绵,又显出山之本色。郴州这片地生长着盎然密林,也养育着勤劳勇敢的湘南子弟,莽山一行不负韶华,郴山觅旅尽显林夏。
作品点评
本文以莽山为叙述对象,讲述一行人前往莽山的经历,描绘莽山的美景,极具画面感,文笔细腻,富含柔情。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本季度若与荣誉擦肩,请不要停止热爱,下轮角逐的大门依旧为您敞开。
编辑:陈琪
二审:张红萍
三审:李艳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