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404.许文琪 | 郴州市第一中学学生
2025-06-12 17:51:00



许文琪

郴州市第一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许文琪,女,2009年10月出生,郴州市第一中学学生。自小热爱阅读与写作,参加《郴州日报》小记者活动,作品《冰雪》获一等奖并刊登于《郴州日报》,也曾获得过各类征文比赛奖项。在校担任文学社社长,热衷文艺活动,乐于钻研文字和创作文章。

创作背景:每个人记忆中的故乡都有一份底色。儿时迁来郴州,走遍山水,尽赏人文,于是群青渐入了这座林邑之城的底色,在记忆里生根抽芽,又在笔下生花。曾以为地界所止,郴州所至,不想在遥远他乡,在熟悉的口音中听见熟悉的地名,才知,郴州的青年走得多远,山水的名气传得多远,郴州就有多宽广。


代表作品

群青

参赛作者:许文琪(郴州市第一中学)

指导老师:黄定意(郴州市第一中学) 


    笨重的铁皮火车拖曳着现实的包袱,晃晃悠悠驶入童年旖旎的梦,我睁开幼时的双眼:月台上的“郴州”像一座界碑,陌生得肃穆。于是稚子用十余年岁月,摹写这晦涩的一撇一捺。

    直到纤直几竖,走椠修竹风骨。我笔下群青,才晕透郴州的底色。

 (一)

    群青的支流似乎皆从东江湖发源,这是染不匀的绸布,渗润了或深或浅的青绿颜料。

    四季调和着林木的色彩,反复淡褪又罩染,于是苍山外衣几经变换,春纱夏衫,秋裳冬袄。

    而峡谷是天然的绿蓑笠,为水北杉林蔽去山阴细雨的搅扰。

    雾和雨分不清明,碧江与青空离不透彻,赏景人与景中人的界限亦模糊糅入空蒙山色。

    山风掌篙,浮舟如云。

    卧看青峦走两岸,腾潜如蛟龙,远古的啸嗥藏入竹筏荡开的褶皱。渔夫撒网,打捞起所有的江上歌吹。

    浓昳的青绿沉渟了余下的聒噪尘杂,东江湖水并不清澈,而以一种深沉与宽广,吐纳天地混浊,万物死生。

    这章绿意的千字诗里,兀然惊飞一只渺远的白鹭,成了最末的句号。

(二)

    旅者只酌半樽东江湖的绿蚁醅酒,便沉醉忘归;而莽山是群青里一块翡玉,在反复摩挲中,沉蜕原本的温润莹澈。

    百岁古树在漫长静默中坐化,千年沉积岩任风刀霜剑勒石成书,复刻冗杂的往事。

    五指峰如同一尊观音像,只是盘坐于此,就成了历史。

    回龙庙的香火焚烟拢聚成一道迷障,翠微隐雾,一时迢遥如蓬瀛。

    莽山究竟是无情,还是岑寂了。

    等到风抚过青岳的肌理,林木战栗,嗜睡的山悠悠转醒。

    连雾障也被吹瘦,徒余瑶汉人家的炊烟,还有缭绕青岫的浮云,那是莽山的霜鬓。

    诗曰:“天若有情天亦老。”莽山从来多情,只是老了。于是白了青丝,哑然岁月。而山岱的脉搏仍激越如山溪,汩动生命的序曲。

(三)

    时间是潮湿的,浸足了沧海桑田的泪,所以莽山的森绿斑驳成铜锈。然而咸涩却是仰天湖的盐分养料,催发群青中自由的酵母。

    湖水定格了倒吊的天空,单薄的相片却无法还原仰天湖的澄澈。

    丘原是吟游诗人俳谐里的平仄,是无休止推涌的青漪,直到漾入远方的海。

    风车给童谣的八音盒上了发条,玛丽的羊羔仍缠绵白日的梦,绿野仙踪的精灵只好去放牧白云。

    绿色鼓面敲打着马蹄的节拍,狂风呼啸着牧歌。

    于是,火山死灰里蓬勃出的每一茎草都开始奔跑,碧原在流滚。

    夕阳坠入草原的心脏,余晖是大地流淌的炽血,沸腾出肆意的嚣鸣。

    烬辉镀金了暮云骓的盔甲,无畏的骑士要去寻找落日帷谷。

    我的笔停在这里,我的嗓音嘶哑于此。然而会有不同的字迹抒写郴州文章,不同的声色讲述郴州故事,这是郴州的青年们,是郴州的底色——群青。

    群青走得多远,郴州就有多远。


作品点评

这篇《群青》以独特的艺术视角,构筑了一幅郴州山水的人文长卷。作者以"群青"为意象核心,通过三章结构展现不同景观:东江湖的沉静包容、莽山的沧桑多情、仰天湖的灵动自由,形成层次分明的色彩交响。文中语言充满诗性张力,"笨重的铁皮火车"与"童年旖旎的梦"的碰撞,暗示现实与记忆的交织。比喻系统尤为精妙:将峡谷比作"绿蓑笠",雾霭喻为"迷障",风车拟作"八音盒",使自然景观获得人格化魅力。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本季度若与荣誉擦肩,请不要停止热爱,下轮角逐的大门依旧为您敞开。

编辑:陈琪

二审:张红萍

三审:李艳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