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398.崔苡涵 | 郴州市第一中学学生
2025-06-23 16:38:58



崔苡涵

郴州市第一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崔苡涵,女,2009年4月出生,郴州市第一中学学生。

创作背景:作者在东江湖边长大,看着东江湖日日变化,有感而发,呼吁大家做有良好素质的公民,与环境和谐相处,美美与共。

代表作品

——东江湖

参赛作者:崔苡涵(郴州市第一中学)

指导老师:罗玲香(郴州市第一中学)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本是描绘西湖的语句,在我眼中,东江湖的景能媲美西湖。

  对东江湖,从小到大,在外人眼中它只不过是一个五星级景区,是一个供人旅游、赏景的去处。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郴州人,它给予我的,不仅仅是美,更有比它的美要多得多。

  首先有东江湖的美,自然之美。它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也是“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更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它可以雄浑壮阔,它也可以平静如镜,它姿态是多变的。在旅客眼中,它也许总带着自然的雄浑力量,是大坝上湍急的激流,一泻而下,冲撞底部的石滩,为家家户户提供电力电能,在一段距离后,又变成静水一般,仿佛不再流动,这是雄浑力量的释放;在我眼中,在一个生长在东江湖边的人来说,它幽美多了,在夜晚,激流依旧倾泻而下,但一旦失去了游客热闹的声音,它依着晚风,制造出一个幽静的空间,在这里,山水和谐,四处都是暗暗的,却不让人感到阴森恐惧,即使是雨后,即使是雨中,有的也只是弥漫着的清新泥土的芳香,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我领会到了它更厚重的东西。

  这更厚重的便是它的包容。东江湖不只有湖,丰富的是它的“山青”,这山在湖之前,湖是1986年用拦坝的方式保留下来的,山没有排斥湖,与其和谐相处,山围湖、湖围山,同原本就生在一起似的,也正因如此,它也有了“湘南明珠”的称号。就像这样,山的包容是沉默的,不见声色的,就像“湘南明珠”这样的称号,赞美的也是湖,而不是包容湖的山,它甚至没有名字,让我这个本地人也不知晓,但我仍愿意赞美它,它是我多次失意漫步依靠的山,是我成功骄傲得意分享我喜悦的山,也是我倾听自然,感受生命力量的山。它还有很多很多,是我接触自然的朋友。

但这份包容是有限度的,游客的增多并不是坏事,但每当我看见塑料垃圾出现在近岸边,出现在湖中央,出现在这自然之地时,我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表。问题缠磨久了,我对垃圾不进垃圾桶的行为,采取了“从我拾起”的方式,我会监督亲朋好友游玩时随手处理好垃圾,我会主动拾起土壤上多余的垃圾,借此得到安慰。

很善的东江湖,山美水美,若是人美人善,不是更好吗?


作品点评

这篇散文以独特的在地视角展现了东江湖的多重魅力。作者巧妙运用"善"的双关意蕴,既赞美湖泊的自然之美,又呼唤人文之善。尤其精彩的是对无名青山的礼赞,将其升华为沉默的包容者形象,与张扬的湖水形成互补。环保倡议部分,通过"从我拾起"的实践智慧,将生态忧思转化为行动哲学。结尾"山美水美"与"人美人善"的对仗,既点题又深化主旨,使全文在诗意栖居与生态责任间达成平衡。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本季度若与荣誉擦肩,请不要停止热爱,下轮角逐的大门依旧为您敞开。

编辑:陈琪

二审:张红萍

三审:吴娜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