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江洋
郴州市第一中学学生
从自然到人文的交响
参赛作者:唐江洋(郴州市第一中学)
指导老师:罗玲香(郴州市第一中学)
“郴”,由“林”“邑”二字所合成,意为“林中之城”。正所谓“字如其人”,城如其名的郴州,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湘粤赣三省交界处,铺展开一幅波澜壮阔的山水画卷。
仰视,唯见巍峨的山峰耸入云霄,“犹抱琵琶半遮面”般,在云层之后若隐若现,那是郴州的脊梁——莽山。偶然乘兴,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攀登,映入眼帘的无不是青翠欲滴的景象:青葱的小草、翠绿的藤蔓、浅碧的灌木、苍绿的松树……展现着一场视觉盛宴。登顶,俯瞰云海翻腾、山脉绵延,一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观。
俯视,唯见江雾弥漫,极具诗情画意的小东江闪现着神秘的身影。人人都有一个江南梦,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洒在东江湖面上时,梦境便与现实接轨。驾一叶扁舟,泛于其上,水面泛起层层银光。正如“雾漫江面上,轻舟渔火中”所描绘般,勾勒出一幅淡墨丹青图。似人间仙境般,令人不辨虚实。
“山美,水美,人更美。”郴州人民的热情好客,使这座城市满溢温情。不妨到罗家井菜市场走走,天刚蒙蒙亮,罗家井早已人满为患。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时不时传来几声带有浓厚郴州口音的叫卖声和砍价声。都说菜市场是人间烟火气的象征,罗家井很好地展示了其独具的烟火气息。谈到烟火气,当然少不了郴州各式各样的美食:栖凤渡鱼粉、白露塘杀猪粉、烧鸡公、东江鱼、临武鸭……每一个都能令人垂涎三尺。
文化,是一个国家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这对于一座城市来说也同样适用。曾有不少词人给郴州留下了名垂千古的著作。譬如宋朝秦观所作的《踏莎行·郴州旅舍》及徐霞客所评价的“无寸土不丽,无一山不奇。”除却这些,郴州还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银饰、汝城香火龙、湘昆……各式各样的文化遗产,无不彰显着郴州文化底蕴之深厚。
在科技时代,郴州也并非步落后尘。它将数字科技与人文诗意相融合,奏响传统与科技的交响乐。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理应当肩负传承和弘扬郴山郴水郴情的重任,以科技创新的形式,以开放的姿态,让郴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郴州,是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是一幅永远看不够的画。也许你并不知道“郴”字怎么读,但我们仍然欢迎您来到郴州,感受这座低调、谦逊却又不失热情的古城!
作品点评
这篇散文以"林中之城"的意象为引,构建起郴州自然与人文的双重交响。作者善用空间叙事,从仰视的莽山云海到俯视的小东江雾霭,形成立体化的山水长卷。文中市井描写鲜活生动,罗家井的方言叫卖与美食清单,赋予城市以味觉温度和声音质感。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本季度若与荣誉擦肩,请不要停止热爱,下轮角逐的大门依旧为您敞开。
编辑:陈琪
二审:张红萍
三审:李艳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