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柳浠
郴州市第一中学学生
郴州印象
参赛作者:肖柳浠(郴州市第一中学)
指导老师:罗玲香(郴州市第一中学)
当岁月慢慢擦掉大脑中弥漫的水雾,记忆这种东西渐渐出现在我生命中时,我已经坐在这大货车前小小的座位上,等待着它带着我去到父母工作的城市。大货车的视角很高,一路上很颠簸,整齐的路灯和点点车灯在夜幕下构成我眼中的星河,摇摇晃晃中我知道了我要去到的地方——郴州,这个至今占据我生命大部分时间的城市。
下车时已到了白天,迎接我的不仅有我的父母,还有我不喜欢的出租屋。那个地方隔音不好,为了不打扰楼下的邻居,只能扼制住我想玩闹的心;那个地方位于顶楼,不仅爬楼累,而且冬冷夏热,可不舒服……直到我搬家,我开始怀念那个出租屋,怀念那个因住顶楼而阳光洒满屋子的早晨;睡着的午后,那个听着过路人脚踩水泥地发出的闷响;那个铺着草席和弟弟在地上下棋的下午……
不敢想象,我竟在一个不是我故乡的地方留下了这么多的回忆。一个储存回忆的地方,即便万般不舍,但还是要在新家开启新的生活。就在搬家过了一年多的时间,湖南省第二届旅游发展大会要在郴州举办,初闻这个消息的我还和朋友讨论说,郴州这个小地方能把旅发大会办成什么样?即使嘴上说的不给第二故乡一点情面,但心里还是不免期待郴州会不会更好。看着郴州这座小城渐渐打开知名度,心中满是欣慰,原来看一座城长大是这种感觉。
写到这,我突然发觉与这座城的联系竟如此之深,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留下的回忆太多,多到只恨这书卷太短、笔墨太浅。成为郴州市第一中学的学生后,看见校园处处体现的郴州底蕴,同学们对自己是郴州人的自信后,更让我确信,郴州这片土地上凝聚了太多情和爱了。
摇晃的货车带我来到这,我踏着时光摇晃着走到这,路上的人和景,都成为我走下去的信念,而这些都来自我脚下的土地——郴州。
作品点评
这篇《郴州印象》以独特的个人视角,细腻地记录了一座城市与生命的深刻羁绊。散文以生活化的语言构建诗意,防盗窗缝隙的晚霞与同学们的文化自信形成微妙呼应,让个人成长史成为城市发展的生动注脚。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本季度若与荣誉擦肩,请不要停止热爱,下轮角逐的大门依旧为您敞开。
编辑:陈琪
二审:张红萍
三审:李艳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