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388.黄宇轩 | 郴州市第一中学学生
2025-06-18 18:05:23


黄宇轩

郴州市第一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黄宇轩,男,200910月出生,郴州市第一中学学生。

创作背景:盛夏将至,暑气袭人,遥望郴州山水青翠,忆起郴州以旅游助力发展,有感而发,故作此文。


代表作品

郴山郴水郴情意

 

参赛作者:黄宇轩(郴州市第一中学)

指导老师:罗玲香(郴州市第一中学)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初闻郴州,是从秦观这缱绻的词句开始,自此,这座湘南之城便在我心底种下了好奇的种子。“郴”字,独属这座湘南小城,林邑之地,福城郴州,宛如一颗隐匿在山水之间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郴州的美,是自然与人文交织的诗篇,每一处风景,都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每一片山水,都蕴含着天地的灵气

走进郴州,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如梦如幻的东江湖。清晨五点,天边才泛起鱼肚白,来到江边。此时,江面被一层轻纱般的薄雾笼罩,如梦如幻,让人仿若置身仙境。远处,渔夫们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划着小船缓缓而来,手中的渔网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溅起晶莹的水花,打破了江面的宁静,也为这静谧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烟火气。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洒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整个世界都被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美得令人窒息。沉醉其中,仿佛时间都已停止,只想将这一瞬的美好永远珍藏。“雾漫小东江,人在画中游”,漫步江边,感受着微风拂面,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尘世的喧嚣仿佛都被这一湾碧水洗净,心中只剩下宁静与美好。

走进高椅岭,仿佛置身于一个红色的世界,红色的砂岩、砾岩构成明快的色调,陡峭的峰林或方山勾勒出瑰丽的山形。沿着蜿蜒的山路攀登,脚下是陡峭的悬崖,眼前是绝美的风景,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惊喜。站在山顶,俯瞰整个高椅岭,连绵起伏的丹霞山峦与清澈见底的湖水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山水画卷。那一个个翠绿的水洼镶嵌在红色的丹霞之中,宛如一颗颗碧绿的宝石,闪耀着迷人的光芒。而山体峭壁上那浑然天成如波浪般的石纹,又似大自然精心绘制的艺术品,令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除了自然风光,郴州的人文景观也同样令人着迷。苏仙岭,因苏仙的传说而闻名遐迩,自古享有“天下第十八福地”的美誉。登上苏仙岭,寻访那古老的白鹿洞、升仙石、望母松等“仙”迹,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伫立在三绝碑前,品味着秦少游的词、苏东坡的跋和米芾的书法,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那千古名句,蕴含着无尽的情思与感慨。      

郴州,这座山水之城,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历史的沉淀。它既有大自然的雄浑壮丽,又有人文景观的婉约细腻。她就像一门新发现的领域,令人只窥得冰山一角,却沉醉其中。愿郴州能以绿色为笔,谱写新时代华章。 


作品点评

这篇《郴山郴水郴情意》以秦观词句开篇,巧妙串联起郴州的自然与人文画卷。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雾漫小东江"的朦胧仙境与"高椅岭丹霞"的磅礴气势,形成刚柔并济的审美张力。文中"渔网弧线""翠绿水洼"等细节描写极具镜头感,而三绝碑前的古今对话则展现文化深度。从"仙迹传说到绿色华章"的构思,既承续了"福地"传统,又指向生态发展的现代命题,使文章在诗性抒情中蕴含时代思考。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本季度若与荣誉擦肩,请不要停止热爱,下轮角逐的大门依旧为您敞开。

编辑:陈琪

二审:张红萍

三审:吴娜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