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懿
郴州市第二中学学生
静雪,静心
参赛作者:李 懿(郴州市第二中学)
指导老师:王 毅(郴州市第二中学)
莽山下午的一月天,忘了蔚蓝,忘了晴满。
步出缆车那一刻,心随景迁,北海道的皑皑白雪,在此刻有了模样。天与云与山与木,上下一白,落雪漫漫,空谷寒声。或观寻,或停歇,或摄影,或沉醉于山的万籁俱寂。斜倚栅栏,雾气笼罩山林,胜过清晨柏林街道的慵懒朦胧。似“桃花潭水”的幽深,似“空山新雨”的清晰,似“雾淞沆砀”的模糊,似“白云深处”的静谧。顺着众人的视线聚焦,是习以为常的白雪,又是扣人心弦的琼枝酥雪。冰晶洁白,倒挂在树上,大自然的匠心和柔情,总有一份爱意凝刻在山雪上。沿着栈道向前,取代枝头的不再是冬季的使者,而是春意的流露——雪树枝头每一处都被人们挂上贺卡,在银装素裹的世界里,贺卡上的祝福显得分外鲜红,走近一些,望着繁盛如满天星斗的它们,也许应静下心,感受雪,更能听见纸上文墨的倾心:
“挂上去啦,祝我们在2025年平安喜乐,天天开心!”
“这样就蛮好看了,祝家人诸事顺遂!”
“我没什么想要的,只希望你身体健康,一路平安!”
鸢飞戾天者,会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是否又会窥谷忘返?
“小伙子,祝福语要拉在五指峰上才好啊,那里高,上天看得见。”一个大爷提醒我。
“嗯好,谢谢啦。”
五指峰陡峭,是游客们心之所向。我看看山峰,攀登者张开双臂,不负所望,山峰和树顶,是有些许不一样。
斜倚栅栏,山间雾气稍减,云清清兮欲晴,却有水澹澹兮生烟。缆索长极,雪道难行,寒意从未褪去,不论是峰顶,还是树底。
平静与喧嚣充斥世界时,应是前者和我们形影不离,落雪也是一样。一小时后,气温稳定,雪花渐渐凝固,不知是谁按下快门,周围又是久别重逢的寂静。环顾左右,有一个三团雪球贴紧的雪人,七分完整,三分散落,蹲坐在木栅栏上的碎冰层,恰似抱手取暖,如果有表情,或许是一张冻得粉红的脸还在围巾里哈气呢,它就这样,沉醉于挂满贺卡的大树下,和我一样。和我一样的向往高处,又倚木栏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这里怎么会没有话说呢,每天的晚霞都不一样。
也许我们对生活的认识和这里一样,有时我们渴望万众瞩目,为追求丰功伟业而活着,在压力和内耗下渐渐迷失自己,这是为什么呢?就像旅客们一心只想攀顶,似乎忘记了旅游的初衷——开心就好,只是为了一张打卡照而身心俱疲,难道旅游的目的只有这样吗?和人生一样,旅游不应只是登顶,生活不应只是极致,没有极点,没有耀眼的成就,更是莽山的意义,人生的意蕴。生而平凡,向往高处没有错,止步平凡也没有错,和山上普通且毫不起眼的古树一样,最美的景色有一分来自它们,我们应该好好静下心,用心去感受、描绘属于自己的打卡点,尽管随处可见,尽管不被追捧,只要我们自己欣赏就够了
我想登山的人都差不多,有时我们登高望远,只想看看“半壁见海日”,在高处不胜寒上一览众山小;有时又厌倦慕名逐利,只想停下来回归平静,在慢节奏下闲敲棋子落灯花。追求峰顶的一望无际,但量力而行,独坐听风雪,不叫颓废,应是善万物得时,驻足而寄景。
没有长白山的东北林海,没有老君山的云中湖畔,没有华蓥山的粉雕玉琢,莽山对于世界奇观来说就像小树一样普通,但当你来到这,对着雾雪也许会感叹:“莽山这里,也不普通呀。”
这里是莽山,是郴州不一样的雪景。
作品点评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本季度若与荣誉擦肩,请不要停止热爱,下轮角逐的大门依旧为您敞开。
编辑:陈琪
二审:张红萍
三审:李艳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