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芷源
郴州市第二中学学生
城与承的故事
参赛作者:李芷源(郴州市第二中学)
指导老师:王 毅(郴州市第二中学)
微风起,明月照,又是一年春节。看着电视机里升腾的烟火,脑海中却不由想起幼时在嘉禾过年所看见的嘉禾狮舞。任岁月流转,狮舞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伴奏铜锣声似乎总在耳边回荡。不知道如今嘉禾还举行舞狮仪式吗?如此壮阔的舞狮还有人传承吗?
小学时曾回老家过了几次春节,除夕夜里大家聚集在空阔的田野上,等待着狮舞表演的开始。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举着用野鸡艳丽羽毛装饰的狮头,撑着金黄色或黑红色的狮身体与用铃铛装饰的狮尾,围成一个圈,两名武士打扮的精壮青年在圈内点燃了爆竹烟花,随着第一束金黄的火花在空中炸开,舞狮正式开始。在喧腾的锣鼓声与爆竹声中,那两名武士打扮的青年直接从狮的包围圈中跳了出来,先是与观众做了个揖,随后跳入狮子的队列中引着狮子打滚问好,好一个嘉禾狮舞!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狮尾,礁石一样是沉稳的脚步。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嘉禾舞狮!冰冷的空气好像变得燥热了,那两名武士装扮的青年也冒出了汗珠。在绚丽的烟花下,微笑的母亲堵住了幼儿的耳朵,安抚着他们的情绪。村里的老人与中年人交谈着一年的收成,期盼着来年的春天。舞狮的第一阶段耍狮就此告一段落。那两名武士打扮的青年在众人的喝彩声中,回到了家人身边歇息。而一位戴着面具的老人缓缓走入了武士的中央。锣鼓声骤然停止,随着老人将手中的蒲扇抬起,爆竹声锣鼓声一起炸裂开来。这是舞狮的最后一部分,牵狮。百十个铜锣一齐奏响,期间还夹杂着马头哨声,碰撞在四野的高山上,碰撞在观众们的心田上。舞狮队列再次沸腾起来,大狮子带着小狮子,一一从观众面前走过,那摇着蒲扇的老人在舞狮那一圈说着吉利话,人们双手合十,期盼着来年丰收,家人健康。狮子的嘴巴一张一合,尾巴上系着的铜铃叮当响,在狮子走过每一位观众之后,老人一个飞身骑上了狮子的背部,摇动着手中的蒲扇,扬长而去。而这时锣鼓声也渐渐弱了下来。舞狮就此到了尾声。
人们在田野上燃放起烟花爆竹,绚烂的花火下是人们幸福的笑脸。等到夜已深了,人们各自回到各自的家。爷爷开始为我讲解起嘉禾狮舞的由来。在古代,嘉禾狮舞是元宵节,春节等传统节日必不可少的表演,舞狮队列走街串巷,为人们带来欢乐和祝福,同时也承载了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美好愿望。新中国成立以后,各乡镇甚至还成立了舞狮队。嘉禾狮舞与传统的舞狮有细微差别,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可惜现在农村的青年们大多外出务工,舞狮队也是日渐衰微。心下可惜,人丁衰微确实是传统文化面临的一大困境。
小学毕业后,我很少再回老家过年了。但嘉禾狮舞永远都烙在我的印象里。是怎样的土地才能养育出如此元气淋漓的后生?是怎样的土地才能承接住如此惊心动魄的狮舞。“看!”,爸爸递过手机,手机中正播放着视频,赫然是嘉禾狮舞。我惊喜的望着爸爸,“政府十分重视和支持此类传统文化,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老家的年轻人会定期回乡接受狮舞训练。”他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我拿着手机看着舞狮的视频,在茫茫黑夜中,它是最绚丽的颜色,它是春节的传统仪式,也是人们对幸福的向往和期待。
作品点评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本季度若与荣誉擦肩,请不要停止热爱,下轮角逐的大门依旧为您敞开。
编辑:陈琪
二审:张红萍
三审:李艳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