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349.邓名婕 | 郴州市第二中学学生
2025-06-12 09:18:18

邓名婕

郴州市第二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邓名婕,女,2009年4月出生,郴州市第二中学学生。热爱舞蹈,中国舞十级。学习上主动认真,曾获得“名校之星”“三好学生”等称号,曾在语文竞赛荣获三等奖。

创作背景:一山一水一画卷,看山看水看自然。漫步郴州,用心灵发现每一处山河奇景,感怀每一处人文历史,她想将她眼中的郴州描绘出来,让更多人看到这浓淡相宜的山水画卷,看到家乡——郴州。


代表作品

我的郴州


参赛作者:邓名婕(郴州市第二中学)

指导老师:曹   丹(郴州市第二中学)

“郴”这个字组不了其他词,它只属于郴州,单独的汉字选择了独一无二的城市,郴州,怎么可能不别致?

一江奇妙的水。它柔情于水墨丹青,浮现在雾漫小东江。这水取自东江湖,依赖水质,可以直接饮用。清晨,太阴初升,阳光与水交汇产生的蒙蒙雾气,在光的色散下交相辉映。渔人驾着一叶扁舟,竹篙轻轻垂下,远山如未干的墨痕在雾中晕开,整条江便成了流动的“潇湘奇观图”。

一座奇异的矿。 郴州号称“有色金属之乡”,钨,钼,铋稀有金属的储量位居全国第一,参观711博物馆,我们才能深刻地体会到矿工的伟大,为了国家,矿工们“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奉献精神值得铭记。如今,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让矿山变家园,711矿变成了时光小镇。

一座独特的山。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中说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而这“郴山”就是苏仙岭。入山不远就是白露洞,这里有美妙的传说,洞顶渗出的清泉滴答作响,像在续等着那个关于红丝线与仙胎的千年奇缘,往上依次经过三绝碑、景星观、苏仙观。从山顶俯瞰城区,会有 “一览众山小”之感。

一篇动人的故事。半条被子的故事发生于郴州市汝城县,在1934年,3名女红军在徐解秀家借宿,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年给徐家留下。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人?共产党人就是自己只有一床被子,也要剪下半床给老百姓的人。这个军民鱼水情深的故事现在仍被传为佳话。

这就是我的郴州,关于郴州我还有很多未说完的话,比如白露塘的杀猪粉真的很香,湘阴渡的烧鸡公实在是辣,鱼粉吃了还想吃,这是什么魔法?一篇作文说不完一座城,未完待续后的省略号,需要我们自己去制造!


作品点评

作者以灵动笔触勾勒出城市的立体风貌,展现出对家乡的深度认知与真挚情感。文章通过一江、一矿、一山、一故事的架构,将地理风物、工业历史、人文底蕴与红色基因有机融合,既有典雅意境,又有矿工精神的时代回响。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本季度若与荣誉擦肩,请不要停止热爱,下轮角逐的大门依旧为您敞开。

编辑:陈琪

二审:张红萍

三审:李艳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