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347.周家萌 | 郴州市第二中学学生
2025-06-11 16:38:26

周家萌

郴州市第二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周家萌,女,2008年1月出生,郴州市第二中学学生。

创作背景:作者有一段时间放学走路回家,东看看西瞧瞧,将一点灵感拼凑成了这一篇文章。


代表作品

   眼  睛


参赛作者:周家萌(郴州市第二中学)

指导老师:刘红平(郴州市第二中学)

你好。

    这里是郴州,我带你走走吧。

    第一次来到郴州,只是感慨这座城市很偏爱樟树。几乎所有的道路两旁都栽种了樟树,飞虹路也不例外。

一、纸与书包

    从郴江之上的短桥跨过,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我总爱停下来看一看。走过的路口红绿灯还在工作,风吹动树叶,地上的树影摇动。这是我很欣赏的一个设计,每个红绿灯或斑马线的近旁都有一棵遮住烈日、接住阳光的繁茂樟树,让行人在长时间的等待中可以看看头顶上的绿叶,内心的焦躁也褪去一大半。

    我们继续。这里有个小石墩,曾经有个小女孩儿蹲在这儿,认真地将小蛋糕一个一个摆在小石墩上;这里也出现过脚步匆忙、一脸焦急的我。

    那天是大风的日子,我着急找卫生间。附近商场的一位阿姨见我蹲在楼道边,关切地问我发生了什么事。一听说是想上卫生间,她似乎有点哭笑不得地连忙领我去他们商场的卫生间。

    脚步声远了,她离开了。不一会儿她的声音却响起在安静的空间里,连语气都听得更加清晰。

    她以为我没有随身带纸巾。

    我低头沉默地看了眼手上的那包纸,连忙敲了敲门板回话:“阿姨,我在这儿!”

    她将纸递给我,我有些不好意思地道谢。随后,我又突然想起因着急被遗忘在楼道的书包。

    推开门,我一侧头,有点愣怔。

    我的黑色书包正安静地挂在墙壁的挂钩上。

    我洗手的时候,抬眼看了眼光滑的镜子,心里默默想着,这是一个很干净的卫生间。


二、树与雨

    继续走吧。用纸盒装着山楂的小店前,总有一群围着小桌吃夜宵、说说笑笑的人们。往前几步,罗森尼娜蛋糕店前,有两棵银杏树,同我们出发点身后那棵苍老的银杏一样,秋季的它们很适合出现在你的镜头里。我曾无数次想,如果我的眼睛是相机摄像头就好了,轻轻一点太阳穴,就可以记录我想捕捉的画面。

    上天桥。我想在未来的某一天夜晚邀请你来这里。路灯想将昏黄的灯光藏匿在层层叠叠的树叶里,却不慎还是漏了许多。前方的车尾红灯汇成一片。道路拐弯了。

    我不太记得是哪一日哪一时,应当是一个盛夏的午时。我在银杏树前的车站乘坐公交车时,站稳扶好,看见葱郁的樟树筛出阳光,投影在左侧前方的蓝白色公交车上;树荫将道路的颜色压深,却无端的透出一种清爽来。那时我收回视线,看着前方的尽头,总觉得过了转弯处,会是一个童话世界。

    下天桥,经过一个小型市场,你头顶上,三四月份的樟树叶们正在生长。今年三月的郴州多风,常青的樟树在春日落叶频繁——它需要给嫩黄的新芽腾出空间。

    在暴雨中见树叶翻飞是我十分喜欢的一个场景,最好刮点大风。白日,我便在十字路口微微侧身驻足,发呆一般看风将红黄、黄绿色的叶子吹上半空,它们自己又会因为重力作用轻轻落地,层层相叠。我蹲下来看落叶,樟树红色树叶的背面,是粉色的。小雨的夜晚,车灯的光穿透雨线,将雨水照得透明,车子飞驰而过,树叶跟着翻滚,又安静地停下。每当那些时候,时间奔跑的速度似乎都慢了下来。

    三月一个暴雨后的晚自习结束,我行路回家。人行道上,众多旧叶新芽堆积,它们沾着雨水,却并不都与地面撞个满怀——成熟的樟树叶大多弯得有弧度。它们松松地叠成厚厚一沓,我高兴地踩上去,听着轻微的噗噗的响声。空气中弥漫着樟树叶的清香,水洼中映着路灯的倒影,一只小鸟进入了水洼的视线,它叫了几声。

    好像是从那一刻,我真的开始喜欢樟树。

三、玫瑰花

    再往前走,大多是店铺。对面有个红白色小房子,是为清洁人员提供的临时休息室。里面有一位清洁工爷爷,他曾为了帮我找丢失的公交卡 。再往前几步,立元花坊,到了。这是我光临最多次的一家花店。花店面积不大,但装修很清爽,流动的空气中也是淡淡的花香味,令人全身舒适。老板娘们十分热心,每次买花,我总会和她们聊几句,她们也总是额外赠我一枝。我想,可能是因为她们总以为我是第一次来买花吧。

    考完口语考试的上午,我买了支胭脂色玫瑰,很漂亮但略显暗淡,香味也并不算讨喜,特别淡。它的包装很精致,很衬它。随后老板娘笑着送我一枝拥有清亮的粉色的玫瑰花,进行简单的包装时,她向我介绍它的名字,只是很遗憾,我当时还惊讶于粉色竟可以这么惊艳,未听清它的姓名。它的外貌不同于普通的粉玫瑰,有点儿类似康乃馨,可花瓣又并没有那么拥挤,而且花香浓郁却不冲人,是很舒服的香气。

    我欣然接过收下,语气上扬地道了谢,哼着曲儿离开了花店。没走几步,我见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眼神落寞地坐在屋檐下,台阶上。我的脚步逐渐慢下来,直至停下,脸上的笑容也淡了下来。

    过了几秒,我重新扬起笑容走近她,将粉色玫瑰递给了她,可我又随即收回了手,  将两枝花递到她面前,笑着问她:“您想要哪朵?送给你。”她的表情明显有一瞬间的呆滞,目光流连于两朵花之间,最后轻轻地选择了包装略显粗糙的粉色玫瑰。

    我眼睛一亮,愉快地说:“您闻闻,很香的。”

    她很听话地低头凑近那朵玫瑰,很认真地嗅了嗅。

    那一瞬间,我仿佛看到,她是同我相仿年纪的青春女孩儿,正值十七岁,去闻喜欢的花。

    她抬起头时,原本因岁月而显得有点浑浊的眼睛,竟已盛了一层清澈的泪水。我的心猛震了一下:我身边的人,似乎都特别容易感动。

    她原本忧郁的脸终于给予了一个笑容,她的声音很轻,也很好听:“谢谢。”

    我连忙摆手回了很多句“不用谢”。

    我们没有道别。我们只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但目光与目光的碰撞,总会记得长久。

    回到家中,我同妹妹讲述了这件事,她一脸开心。我很疑惑,便问她为什么。

    她回答说,因为我送花给老奶奶,老奶奶高兴,我高兴,于是她也感到高兴。她又很愉悦地拍掌说了一句:“这就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我一时愣住。“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句话早在小学便见过,可如今竟发现如此陌生,而偏偏那日我赠送的,恰好是一朵玫瑰。

    后来我想起这件事,想着,如果我进入暮年时,一个人坐在某个地方,有个陌生女孩子送我一朵花,我一定会热泪盈眶。


四、风和桥

    我们即将经过一家静谧的茶馆。它挂着很有意境的红灯笼,装修偏古质,室内的盆景也很别致,近日又添了白绿搭配的百合,不得不说,那是我见过最好看的百合,清雅、高洁。后来路过,又添了几株粉白玫瑰,整朵花形偏圆,很不错的好看。我曾见一位顾客的茶,茶色清透,盛进干净的瓷杯中,氤氲着热气。雨水砸在店前的盆栽上 ,它三月开过花。弯垂的长叶下放置过一个小鱼缸,游弋着三两条很小的金鱼,也漂浮着几根绿萍。

    在这里,曾有个约莫三四岁的小男孩在晴日里,拿着气球,带着纯真的笑声跑过我,后面一个小男孩追了上去。我回头看向他们远去的方向,竟产生了一丝艳羡。我那时想,曾经会不会也有一位中午回家的姐姐,看着童年的我,羡慕着我的童年。

    风大了。我转身了。

    那天,左手前方不远处有一个木质躺椅,一位妇人走过去躺下,同她的孩子互相打闹。小男孩吃着绿色果冻般的冰棍儿,笑着露出绿色的舌头。

    你抬抬头。对面街道许多建筑物不知何时刷了新漆,都十分衬景,令我眼前一亮。有机会,你亲自来看。

    对面的车站前方不远处有一个巷子口。郴州多巷子,巷子口多大风。夜晚晚些归家,我便会在巷子口随便找个地儿坐,吹吹风,想想事。

    半年前的某一天夜晚,我又积累了低落的情绪坐在这里。黑暗中走来三个陌生人,看到我,他们互相对视了一眼,什么也没问,只是很安静地去了附近某个店铺买了所有口味的茶饮品放在我身边,还有两瓶矿泉水。不过当时天黑,我看不清塑料袋里的物品,是后来才知晓的。

    当时看见塑料袋的我瞳孔顿时变大,还没来得及推辞,他们就开口说,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

    似曾相识的一句话让我的眼泪顿时决堤。

    他们笑了,又开玩笑说:“喝点儿水,补充一下眼泪再继续,不然流干了。”

    他们穿过风,又离开了。

    我就这样草率地接受了来自陌生人的善意。

    我提着塑料袋回了家,发现袋子里还有很多零钱。我的手顿住,立马意识到:他们是用整整一百元给我买的水。

    我从未想过,作为陌生人的他们怎么会对我这个陌生人,有如此大的善意。

    他们让我第一次真正地感受到我的狭隘,第一次让我急切地想用文字留住这些善良与热情。

    只剩最后一段短短的路程了。这便是飞虹路的结尾,飞虹桥。桥下是火车轨道,今年是暖冬,去年却是下了一场南方难见的大雪。曾经这里有两辆并肩的公交车同时在红绿灯面前停住,有坐在车上的某某两两相望。

    我带你倒退一年。

    下大雪那几日正值我们期末考试,路上的积雪被无名的人们一铲一铲堆在路边,大雪覆盖了轨道。那时正站在公交车上的我打着哆嗦,车子行过飞虹桥时,我的眼睛里突然闯进一个画面:轨道延伸向远方,其周围白茫茫一片。那一瞬间的辽远惊艳了我好久,我直至今日仍记得那个画面,以及当时一下又一下的心跳声。

    那时冬日的人们穿着厚重,步伐缓慢,三三两两并肩走,各捧一杯热奶茶,欢声笑语也随热气飘远了。人们在桥上堆一个又一个雪球。当我的心脏想让我成为热闹喧嚣的融入者时,我的眼睛却使我变成了一位记录人间的旁观者。

    从那一刻起,我的眼睛不再局限于器官这一名词,它将风、光、水装进我的心。

    我侧开头,桥下轨道旁树木的树干,还是黑褐色。

    最后很值得一提的是,我出生在冬日,正月初十,而飞虹桥的长度,不多不少,正好一百一十米。这大概率只是巧合,只是我一向喜欢将巧合称作缘分。

    我要向左拐弯了,再见。


附记:

    郴州这座城市,有三月的鸟叫,有四月车站等候牌,盛开的紫藤萝。

    如果你来郴州,也许你会遇见我。我们可能在人群中擦肩而过,可能也会有语言或眼神上的交流。

    另外, 如果你有一双和我类似的眼睛,那我们,很有缘分。


作品点评

作者以细致的观察、细腻的内心、优美的文笔写成了这一篇散文。文章以郴州飞虹路为背景,以郴州的“风”“光”“水”为主要对象,突出了郴州景美人更美的特点,并向外地游客委婉发出了邀请,堪称佳作。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本季度若与荣誉擦肩,请不要停止热爱,下轮角逐的大门依旧为您敞开。

编辑:陈琪

二审:张红萍

三审:李艳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