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591.李  玲 | 郴州工业交通学校学生
2025-04-09 17:17:24




李  玲

郴州工业交通学校学生



作者简介

李玲,女,2009年2月出生,现就读于郴州工业交通学校。

创作背景:作者生于郴州,在苏仙岭云雾间练就观察自然的眼睛,见证莽山生态修复,用镜头记录消失的矿坑公园,文字里常流淌着鱼粉摊的烟火气。这座林邑之城的山水肌理,铸就了作者用笔尖丈量世界的初心。

代表作品

‌‎郴山郴水郴情

参赛作者:李  玲(郴州工业交通学校)

指导老师:廖春艳(郴州工业交通学校)


湘南腹地,五岭北麓,一座千年古城枕着山峦的臂弯安眠。郴州,这个在《水经注》中被称作“林邑”的山水之城,用青山的骨骼撑起一方天地,以碧水的柔情滋养代代子民。行走在郴州的山水之间,总能触摸到时光沉淀的纹路,听见文明延续的呼吸。

莽山逶迤处,青石板上还回响着柳宗元踏雪寻梅的脚步声。苏仙岭的云雾中,秦观笔下“郴江幸自绕郴山”的千古绝唱仍在回荡。这座被赞为“无寸土不丽,无一山不奇”的城池,每一块岩石都在讲述着故事。当晨光漫过板梁古村的马头墙,六百年前的商道驼铃仿佛穿越时空而来;当夕阳染红裕后街的青石板,三国赵云智取桂阳的传奇仍在街角茶肆流传。山峦是郴州人挺直的脊梁,承载着楚南文化的厚重。

郴江的碧波里,倒映着周敦颐观莲悟道的身影。这个孕育了《爱莲说》的灵秀之地,水脉如莲花的根系般在城中舒展。雾漫小东江的清晨,渔人摇橹划开乳白色的绸缎,船头鸬鹚振翅的瞬间,搅碎了满江星月。耒水河畔的稻田中,农夫弯腰插秧的姿态,与汉代画像砖上的春耕图遥相呼应。郴水不仅滋养着万亩良田,更在《九域志》“天下第十八福地”的记载里,流淌成文人墨客笔下的水墨长卷。

当瑶家阿妹的彩绣在吊脚楼前翻飞,当栖凤渡鱼粉的香气漫过青石小巷,你会懂得郴州人把日子过成诗的情怀。正月十五的倒灯节,火龙在夜色中舞出流动的星河;秋收时节的赶分社,药香里飘着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这里的山教会人们坚韧,水教会人们灵动,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将山水灵气酿成了待客的米酒,把千年文脉绣进了日常的纹样。

山水相逢处,自有文明生长。郴州的山水不是静止的风景,而是流淌着文化血脉的生命体。从舜帝南巡留下的韶乐遗音,到湘南起义的星火燎原,这片土地始终在讲述着生生不息的故事。当现代高楼在山水间拔节生长,古树新枝交织出新的年轮,我们看见的不仅是自然与人文的交响,更是一个城市在守护与创新中生长的智慧。这或许就是“郴山郴水郴情”最动人的注脚:在时光的长河里,总有些美好值得代代相守。

作品点评

这篇作文以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家乡郴州的热爱。全文结构清晰,内容充实,充满欢乐。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金香

二审:张振萍

三审:李艳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